之子云霞居,地隔千万山。
三年三过我,一见一开颜。
袖出西游编,字字破天悭。
可怜东门享,不及海上闲。
后会不可期,天步方艰难。
赠别可无言,鸟倦宜知还。
白发暮倚闾,山空水潺潺。
道逢两伦魁,风采照人寰。
出处各有适,为问二者间。
李周两太史,笔削凛二班。
为问静中得,何方济时艰。
老我疾病馀,癙忧涕空潸。
回雁可寄书,勿诿殆且烦。
醉眼翻天地,秋风裂肺肝。
前军俱不发,倚马独长叹。
天末诗犹壮,闺中骨已寒。
冰天呵冻墨,笔削到毫端。
何人笔削晋东西,岂是王家父子痴。
可奈秋风吹破屋,谁怜夜月拣寒枝。
载书共羡知几早,怀土空惭见事迟。
欲理瘦筇寻五柳,摩挲方竹已成规。
太史命世豪,始作表传记。
著书自一家,亦足见奇伟。
寥寥千载向,笔削号古史。
排斥已甚哉,不学而见诋。
孰云争名者,区区在朝市。
伊昔致治朝,时政早论纪。
纂列无阙遗,一若左右史。
降此多从谀,展转互相委。
虚实亦已淆,遑问非与是。
况当革命时,馆载乃顿已。
何期圣代兴,三恪备中旨。
加以春秋法,凡例共摩拟。
司衡既礼绝,模楷责下士。
宛如百车辙,相率遵一轨。
傥云具三长,端在集众美。
惟恐同异生,笔削翻有俟。
作文无发明,往与秽滥比。
庶丐监正之,三寸竹毫子。
笔削于年在,英灵此日沦。
犹存太史弟,莫作嗣书人。
门户终还汝,男儿独重身。
裁诗无寄处,掩卷一伤神。
福威看九落,笔削在麟经。
中道亡三鉴,危时忆九龄。
网罗无处避,鼙鼓不堪听。
身远辽阳渡,心怀岘首亭。
脱巾头半白,倾盖眼谁青。
断雁西风急,潸然涕泗零。
多少才名归笔削,磨崖奇气破空青。
千秋待著飞鸿传,第一人推抱爽亭。
周南雅化开,汉武幸雍回。
信是不群品,岂伊可系才。
沛邦曾吐卷,秘省早传台。
笔削春秋罢,西郊越若来。
望紫云宫阙,曾出入、更行游。向凤阁挥毫,龙墀曳履,籍甚清幽。千载明良庆会,天地德独抱寸心酬。鲁史专行笔削,虞廷迭和歌讴。
华旃日侍岂番休。殿东头。朱扉黄阁,班行回回,岁月悠悠。遥想而今乐事,西苑畔碧树正清秋。玉醴长沾凤斝,绣袍紧趁龙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