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齐叩马諌,原不为武王。
心忧篡弑者,借口于伐商。
武烈当时变,二子念天常。
各自具深心,并行岂相妨。
顽民迁洛邑,义士死首阳。
死名与死节,武俱不忍伤。
一时两知已,千载有臣纲。
忆昔方正学,将无同肝肠。
气不激不烈,节不烈不扬。
悲风寒木末,至今有馀怆。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问:“孔子谓武王未尽善,恐亦有不满意?”先生曰:“在武王自合如此。”
曰:“使文王未没,毕竟如何?”
曰:“文王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武王伐商之时,文王若在,或者不致兴兵,必然这一分亦来归了。文王只善处纣,使不得纵恶而已。”
八百诸侯会孟津,民心天意总归仁。
须知不食干戈粟,自有登山采蕨人。
能谋虽似周公圣,於纣兴亡特未分。
及至当时获微子,武王方始决成勋。
文王寝膳武王随,内竖言安色始怡。
七载岂堪囚羑里,一夫为报亦何疑。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为和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之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秋风飒飒孟津头,立马沙边看水流。
见说武王东渡日,戎衣曾此叱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