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

前汉门高祖

爱子从烹报主时,安知强啜不含悲。 太公悬命临刀几,忍取杯羹欲为谁。
收藏 周昙《前汉门高祖》
复制 周昙《前汉门高祖》
类型:

太公

白首苍生意未忘,起扶衰老为残伤。 也知战伐非吾事,不杀军中叩马郎。
收藏 李东阳《太公》
复制 李东阳《太公》
类型:

送清坚老人宰辰阳四首 其四

穴出丹砂粒,川呈晕角辉。 向来曾画诺,此去稍斜飞。 若不吟红药,还应对紫薇。 太公虽白发,西伯要同归。
收藏 王质《送清坚老人宰辰阳四首 其四》
复制 王质《送清坚老人宰辰阳四首 其四》
类型:

侯生

淮阴束手九江闲,谁信功成颊舌间。 不惜鸿沟分二国,太公今日得生还。
收藏 洪适《侯生》
复制 洪适《侯生》
类型:

伯夷论

事有出于千世之前,圣贤辩之甚详而明,然后世不深考之,因以偏见独识,遂以为说,既失其本,而学士大夫共守之不为变者,盖有之矣,伯夷是已。 夫伯夷,古之论有孔子、孟子焉,以孔、孟之可信而又辩之反复不一,是愈益可信也。孔子曰:「不念旧恶,求仁而得仁,饿于首阳之下,逸民也。」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不立恶人之朝,避纣居北海之滨,目不视恶色,不事不肖,百世之师也。」故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然则司马迁以为武王伐纣,伯夷叩马而谏,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采薇之歌》,韩子因之,亦为之颂,以为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是大不然也。 夫商衰而纣以不仁残天下,天下孰不病纣?而尤者,伯夷也。尝与太公闻西伯善养老,则欲往归焉。当是之时,欲夷纣者,二人之心岂有异邪?及武王一奋,太公相之,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伯夷乃不与,何哉?盖二老,所谓天下之大老,行年八十馀,而春秋固已高矣。自海滨而趋文王之都,计亦数千里之远,文王之兴以至武王之世,岁亦不下十数,岂伯夷欲归西伯而志不遂,乃死于北海邪?抑来而死于道路邪?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邪?如是而言伯夷,其亦理有不存者也。 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余故曰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减太公哉!
收藏 王安石《伯夷论》
复制 王安石《伯夷论》
类型:

太公之称

予年近八十,喜得太公名。 不见磻溪召,徒看渭水清。 羽书何日歇,胡虏几时平。 倘获龙螭兆,鹰扬万里程。
收藏 张嗣纲《太公之称》
复制 张嗣纲《太公之称》
类型:

出处辞

太公严子陵,皤然两渔人。文王尚西伯,光皇已中兴。 太公所以竟卷饵,子陵所以归垂纶。趋向固异辙,出处同一心。 当日遭逢傥易地,两翁亦必随时而屈伸。钓台高兮渭水清,或隐或显俱彰千古名。
收藏 赵汝燧《出处辞》
复制 赵汝燧《出处辞》
类型:

感皇恩(寿赵路公八十)

八十最风流,那谁不喜。况是精神可人意。太公当日,未必荣华如此。儿孙列两行,莱衣戏。 好景良辰,满堂和气。唱个新词管教美。愿同彭祖,尚有八百来岁。十分才一分,那里暨。
收藏 刘镇《感皇恩(寿赵路公八十)》
复制 刘镇《感皇恩(寿赵路公八十)》
类型:

三代门。太公

昌猎关西纣猎东,纣怜崇虎弃非熊。 危邦自谓多麟凤,肯把王纲取钓翁。
收藏 周昙《三代门。太公》
复制 周昙《三代门。太公》
类型: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