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然大公

题静明园十六景 其一 廓然大公

沼宫时燕豫,召对有明庭。 即境爱空阔,因心悟逝停。 鉴呈自妍丑,汲取任罍瓶。 敷政真堪式,宁惟悦性灵。
收藏 弘历《题静明园十六景 其一 廓然大公》
复制 弘历《题静明园十六景 其一 廓然大公》
类型:

传习录 · 卷中 · 答陆原静书 · 五

来书云:“良知,心之本体,即所谓性善也,未发之中也,寂然不动之体也,廓然大公也,何常人皆不能而必待于学邪?中也,寂也,公也,既以属心之体,则良知是矣。今验之于心,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实未有也,岂良知复超然于体、用之外乎?”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然于良知之本体,初不能有加损于毫末也。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未能全者,是昏蔽之未尽去,而存之未纯耳。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中 · 答陆原静书 · 五》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中 · 答陆原静书 · 五》
类型: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二十五

守衡问:“《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工夫只是格物,修、齐、治、平,只诚意尽矣,又有正心之功,有所忿鉣好乐则不得其正,何也?” 先生曰:“此要自思得之,知此则知‘未发之中’矣。” 守衡再三请。 曰:“为学工夫有浅深,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然不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书》所谓‘无有作好作恶’,方是本体。所以说‘有所忿鉣、好乐,则不得其正’,正心只是诚意功夫里面体当自家心体,常要鉴空衡平,这便是‘未发之中’。”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二十五》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二十五》
类型:

圆明园四十景诗 其三十七 廓然大公

有山不让土,故得高嶬嶬。 有河不择流,故得宽弥弥。 是之谓大公,而我以名此。 偶值清晏间,凭眺诚乐只。 识得圣人心,闻诸程夫子。
收藏 弘历《圆明园四十景诗 其三十七 廓然大公》
复制 弘历《圆明园四十景诗 其三十七 廓然大公》
类型: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五十八

澄曰:“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闲思杂虑,如何亦谓之私欲?” 先生曰:“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如汝心中决知是无有做劫盗的思虑,何也?以汝元无是心也。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五十八》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五十八》
类型:

赋得廓然大公

顺应惟神用,大公全体存。 祛从情好恶,施因物威恩。 鉴不妍媸设,衡宁轻重论。 铭屏常触目,还似读昌言。
收藏 弘历《赋得廓然大公》
复制 弘历《赋得廓然大公》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