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

本草纲目 · 木部 · 安息香

气味 辛、苦、平、无毒。 主治 突然心痛。或时发时止。有安息香研为末,开水送服半钱。 小儿肚痛。用安息香酒蒸成膏,另用沉香、木香、丁香、霍香、八角茴香各三钱,香附子、缩砂仁、炙甘草各五钱,共研为末,以膏和炼蜜调各药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紫苏汤化下。此方名“安息香丸”。 关节风痛。用精猪肉四两,切片,裹安息香二两,另以瓶装一层灰。药放灰上,在大为上(火与瓶之间隔一铜板)烧出烟,即将瓶口对痛处熏治,勿令烟散走。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安息香》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安息香》
类型:

本草纲目 · 木部 · 桑上寄生

释名 寄屑、寓木、宛童、鸢。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膈气。用生桑寄生捣汁一碗服 胎动腹痛。用桑寄生一两半、阿胶(炒)半两、艾叶半两,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去渣温服。去艾叶亦可。 毒痢脓血。脉搏弱。用桑寄生二两,防风、川芎各二钱半、炙甘草三钱,共研为末。加水一碗,煎至八成。连渣服下。 下血后元所虚乏、腰膝无力。用桑寄生为末。每服一钱,开水冲下。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桑上寄生》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桑上寄生》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豆蔻

释名 多骨。 气味 (仁)辛、大温、无毒。 主治 胃冷恶心(进食即想吐)。用白豆蔻仁三枚捣细,温酒送服。数服以后,即见效。 突然恶心。取白豆蔻仁细嚼止吐。 小儿吐乳。用白豆蔻仁十四个、缩砂十四个、生甘草二钱、炙甘草二钱,共研为末,常抹入小儿口中。 反胃。用白豆蔻、缩砂仁各二两,丁香一两,陈为一升(黄土炒焦,去土),共研为末,加姜汁合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姜汤送下。此方名“太仓丸”。 附方 白豆蔻是治吐名药,也治噎膈,除疟疾寒热。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豆蔻》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豆蔻》
类型:

本草纲目 · 水部 · 流水

释名 亦名劳水、甘烂水、扬泛水。取江水或河水二斗,置大盆中,用一个瓢,舀水高扬倒下,如此重复许多遍,直到水面泡沫成为沸珠满盆为止。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治目不得瞑(阻虚阳盛,睡不着,眼睛闭不住)。用劳水五升、高粱米一升、半夏五合,小火慢煮,煮到只剩一升水时,去滓,饮汁,每饮一小杯。一日三次。治汗后奔豚(误服发汗药,引起小肚子胀痛,有气上冲,“如豕之奔突”,故名奔豚): 附方 茯苓一两、炙甘草二钱半、桂枝三钱、大枣二枚,用劳水二升煮之,煮至一升,一次服完。一两服两次。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水部 · 流水》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水部 · 流水》
类型:

本草纲目 · 果部 · 龙眼

释名 龙目、圆眼、益智、亚荔枝、荔枝奴、骊珠、燕卵、蜜脾、鲛泪、川弹子。 气味 (实)甘、平、无毒。 主治 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虚烦不眠,自汗惊悸。用龙眼肉、酸枣仁(炒)、黄芪(炙)、白术(焙)、茯神各一两,木香半两、炙甘草二钱半,切细。各药配齐后,每服五钱,加姜三惩、枣一枚、水二盅煎成一盅,温服。此方名“归脾汤”。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果部 · 龙眼》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果部 · 龙眼》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