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用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二

先生曰:“仙家说到虚,圣人岂能虚上加得一毫实?佛氏说到无,圣人岂能无上加得一毫有?但仙家说虚从养生上来,佛氏说无从出离生死苦海上来,却于本体上加却这些子意思在,便不是他虚无的本色了,便于本体有障碍。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些子意在。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圣人只得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二》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二》
类型:

传习录 · 卷中 · 答欧阳崇一 · 二

来书云:“师云:‘《系》言“何思何虑”,是言所思所虑只是天理,更无别思别虑耳,非谓无思无虑也。心之本体即是天理,有何可思虑得!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体,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若安排思索,便是自私用智矣。’学者之蔽,大率非沉空守寂,则安排思索。德辛壬之岁着前一病,近又着后一病。但思索亦是良知发用,其与私意安排者何所取别?恐认贼作子,惑而不知也。” “思曰睿,睿作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思其可少乎?沉空守寂与安排思索,正是自私用智,其为丧失良知一也。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良知发用之思,自然明白简易,良知亦自能知得。若是私意安排之思,自是纷纭劳扰,良知亦自会分别得。盖思之是非邪正,良知无有不自知者。所以认贼作子,正为致知之学不明,不知在良知上体认之耳。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中 · 答欧阳崇一 · 二》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中 · 答欧阳崇一 · 二》
类型:

西山泳长老请赞

絷空云蒂,补太虚缝。 虽在穷相手头,却要因人发用。 等闲撞著个冤家,活脱临时看拈弄。
收藏 释大观《西山泳长老请赞》
复制 释大观《西山泳长老请赞》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