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千里潇湘挼蓝浦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千里潇湘之上,渡口水色青青,屈原的兰舟曾驶过。明月高挂中天,清风渐渐停息,玉露清莹,微波不兴,漫天星斗映寒水。 独倚高高桅杆,心中无限忧思,远远传来凄清的瑟声,低低诉说着千古幽情。一曲终罢人不见,江上青峰孤耸。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唐教坊曲。双调,上下阕各有三平韵,五十八字。柳永演为慢词,上阕五平韵,下阕六平韵,共九十三字。 挼(ruó)蓝:同“揉蓝”,古代按取蓝草汁以取青色。这里形容江水的清澈。黄庭坚《同世弼韵作寄伯氏在济南兼呈六舅祠部学士》:“山光扫黛水挼蓝,闻说樽前惬笑谈。” 兰桡(ráo):兰舟,船的美称。桡,桨,借代为船。庾信《奉和泛江》:“锦缆回沙碛,兰桡避荻洲。” 冷浸一天星:语本五代欧阳炯《西江月》:“月映长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 危樯(qiáng):高高的桅杆。危,高。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遥闻妃瑟泠泠:听到远处湘灵鼓瑟的声音。妃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后汉书·马融传》注:“湘灵,舜妃,溺于湘水,为湘夫人。”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句:用唐·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成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词约写于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作者贬官郴州时,回忆昔日曾经潇湘的感受。词人从驻舟湘水之浦生发想像,把自己遭贬的愁苦与屈原、湘灵的不幸遭遇联系起来,感情凄苦而不卑弱。在艺术上写景如画,很好地传达了湘江之上的夜色,那寂寥幽清的场景如在目前,搬用前人成句也宛如自创。全词清空骚雅,意境幽深,充满感伤的情调,渗透着楚辞的情韵,在秦观词中别具一格。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憩园词话》:“杜文澜云:诗之幽瘦者,宋人均以入词,如‘曲终人不见,江上数蜂青’一联,秦少游直录其语。若是者不少,是在填词家善于引用,亦须融会其意,不宜全录其文。总之,词以纤秀为佳,凡使气使才、矜奇矜僻,皆不可一犯笔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秦观介绍和秦观诗词大全

诗人:秦观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
复制作者 秦观
猜您喜欢

送林子山之闽中觐亲

形式:

钓鲈桥头流水香,冬青花开榕叶凉。 垆头酌酒送行客,醉后狂吟成短章。 世人怀别多惨怆,念君此行何坦荡。 云是严君在武威,十年着尽远游衣。 鸿雁缄中空寄远,鱼龙川上苦思归。 以兹出门心草草,拂衣便向长安道。 古戍飞霜马色寒,重关曙月鸡声早。 自古秦川亦壮哉,三峰华岳掌中开。 温泉绿树胧胧见,渭水黄河曲曲来。 边庭相见悲复喜,白发依依问乡里。 九月狐裘尚觉寒,千钟黍酒难成醉。 闻道东还未有期,陇头好寄折梅诗。 翻思人世皆为客,何必临岐是别离。

复制 林鸿 《送林子山之闽中觐亲》

夜宿郡斋水亭呈林八博士

形式:

孤琴水亭夕,客至罢鸣弹。 况有樽中醪,斟之罄情欢。 濯足向清泚,披襟散尘烦。 仰见海上月,兼之天籁寒。 斋舍何萧条,蓬门若丘樊。 深竹读书处,百虫鸣夜残。 予怀良已舒,为君咏幽兰。

复制 林鸿 《夜宿郡斋水亭呈林八博士》
类型:

雪蓬散人草书歌

形式:

雪蓬散人有妫裔,翰墨游心与神契。 摹临秘帖追晋风,挥洒雄文明古制。 荜门铁限人争求,荒郊瘗笔应成丘。 妩媚云霞晴变态,倾斜风雨寒飕飕。 伊予与君共乡县,结交自昔忘贫贱。 衔杯拓落胆气豪,江楼野寺书题遍。 借问君书初若何,君言妙悟应闻歌。 谐音本自车振铎,涣汗有类风行波。 乃知至理无不寓,要在高人会其趣。 古来入室唯逸少,后者升堂有怀素。 当代如君诚亦稀,莫叹蹉跎一布衣。 有钱沽酒与君饮,醉卧目送孤鸿飞。

复制 林鸿 《雪蓬散人草书歌》

题张少府梦泽高秋图

形式:

梦游秋水碧,醉眺晚山闲。 短棹发吟思,酣歌放狂澜。 浮云秋际来,蔼然芳树间。 青苍太古意,天地同弥漫。 荆门正西上,树古生早寒。 汉水日东逝,冶游多苦颜。 雁思落芳渚,渔情寄清湾。 愿期同心人,结屋江上山。

复制 林鸿 《题张少府梦泽高秋图》

送吴士显

形式:

吴生雁荡人,脱略当世事。 欲识平生心,悠悠江海是。 布衣何飘飘,孤剑千里至。 斗酒未及欢,看云起归思。 长风吹古城,寒石下秋水。 分手从此辞,车尘望中起。

复制 林鸿 《送吴士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