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 第七品 · 无得无说分

: 释迦牟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说:如来在鹿野苑中仙人住处初转,令五比丘证得阿罗汉果以来,宣说种种适应个别差异的无上法门,也宣说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经过,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等等。现前也正在演说无上正等正觉法,就我对佛所说无上正等正觉的义趣,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所说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是眼前现象上的事,眼前现象上的事是循业所显现的虚幻相,如同梦境中的幻相,实际上什么事也没有。无上正等正觉如果可以证得,而实有真常的无上正等正觉,显然它必有相貌可形容,若可资形容就有一定内涵,若有内涵便有好坏、大小、染净、生灭、增减,既可以证得,若不小心便也会失去,这种能得能失的东西,证得它便毫无意义,不可称呼它无上正等正觉。由此可知,如来只是为了方便叙述,取名叫做无上正等正觉,实际上什么也没有,不能用固定的名相和形容词句把它明确表达出来,任何语言说明都只是方便说,学人只可从言说中体悟它的本来面目,没有内容可使如来做明确说明。为什么呢?如来为了顺应种种不同生活背景和程度的学人,从各种不同角度做种种不同的阐述,教令开悟、破迷发现的,都是不可取不可说的无上正等正觉,而所阐述的种种差别法,但有言说,所以说它是虚幻的差别法,也可以说它是非虚幻的差别法。为什么这样说呢?种种差别法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以及一切贤圣以不可取不可说,无为的无上正等正觉而宣说的,能教令一切众生悟见无上正等正觉心。若见非法非非法即见无上正等正觉心。

注释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的智慧和觉悟,见第二品注释。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释迦牟尼
猜您喜欢

宿玄妙观书范道士榻

形式:

借宿上清家,松坛日影斜。 白归天际鹤,红掩洞门花。 羽驾留双节,玄经贮五车。 春星排玉豆,晚饭进胡麻。 海峤丹砂远,函关紫气赊。 相逢仙室秘,为我授瑶华。

复制 毛奇龄 《宿玄妙观书范道士榻》
类型:

题丁灏秋江独钓图 其一

形式:

秋风袅袅竹竿长,红蓼花开傍夕阳。 一自洞庭垂钓后,至今不复咏沧浪。

复制 毛奇龄 《题丁灏秋江独钓图 其一》

平太翁初度 其二

形式:

著书何必向函关,避世墙东也驻颜。 不信但看樊仲父,火珠桥下九还丹。

复制 毛奇龄 《平太翁初度 其二》

憩华严寺后院

形式:

既入三摩地,还寻不二禅。 长林分化域,高阁会诸天。 橘垄成香径,松门倚翠田。 龟趺留篆小,龙女抱花妍。 红网穿残日,黄金布昔年。 台端翻觉藏,湖外恍迷川。 龛石瘗唐祖,庐峰景晋贤。 无心常击磬,得语自忘筌。 衣敝犹怀宝,盘空不施钱。 开垣看绿树,赤地长红莲。 南郡饶新刹,西林续旧缘。 晚钟相继起,归路夕阳边。

复制 毛奇龄 《憩华严寺后院》

同诸公游竖相寺

形式:

出郭寻初地,高原隐法堂。 三车悬宝树,一径入幽篁。 竺阁围龙象,山门系骕骦。 天神长捧镜,佛兽自衔香。 清净真名刹,圆通古道场。 江山连楚豫,兴废历齐梁。 妙偈袪先劫,残碑志太康。 传衣从善子,竖相得空王。 倚锡登金槛,翻经到石床。 四禅留塔影,八水动湖光。 华盖炊烟绕,幡竿食鸟翔。 签投支遁室,酒载远公房。 灌莽帘俱碧,瞿昙面正黄。 甘蕉高向日,苦菜软经霜。 万象成虚观,诸贤散上方。 孤钟催晚色,归骑带斜阳。 白雾穿林迥,青山夹路长。 何年捐世网,重与载慈航。

复制 毛奇龄 《同诸公游竖相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