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六节

孟子
淳于髡曰:“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
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曰:“鲁缪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鲁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
曰:“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
曰:“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有诸内必形诸外。为其事而无其功者,髡未尝睹之也。是故无贤者也,有则髡必识之。”
曰:“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淳于髡说:“把名声功业看得很重的人,是为了济世救民,不很看重名声功业的人,是为了独善其身。您是齐国三卿之一,有关上助君王、下救百姓的名声、功业都没有,就要离开齐国,仁者难道原本就是这样的吗?” 孟子说:“身处卑贱的地位,不以自己贤能之身侍奉无德之君,这是伯夷;五次前往商汤那里,又五次前往夏桀那里的,这是伊尹;不厌恶污浊之君,不拒绝做个小官的人是柳下惠。这三个人的处世之道并不相同,但大方向是一致的。这一致的东西是什么呢?应该说就是仁。君子做到仁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处处相同呢?” 淳于髡说:“鲁穆公的时候,公仪子执政,子柳、子思当大臣,鲁国的国土削减得更厉害了。像这样,贤德的人对国家没有什么好处。” 孟子说:“虞国不任用百里奚,因而亡国,秦穆公重用百里奚,因而称霸。不任用贤人就会导致灭亡,想要勉强支撑都是做不到的。” 淳于髡说:“从前王豹住在淇水边的时候,住在河西的人都善于唱歌,绵驹住在高唐,齐国西部的人都善唱歌,华周、杞梁的妻子擅长哭夫,因而改变了国家的民俗。里面存在的东西,一定会体现在外面。做某种事,却不见功效的,我从未见过。因此说,是没有贤人;有的话,我一定会知道他。” 孟子说:“孔子做鲁国司寇的时候,不被重用,跟随君主祭祀,祭肉没有送到他这里,于是没顾上摘掉祭祀时戴的礼帽,就离开了。不了解孔子的人以为他是为了祭肉的缘故,了解孔子的人认为他是为了鲁君的失礼而离开的。至于孔子,他就是想要担点小罪名离开,不想随便走掉。君子所做的事,普通人本来就不能了解。”

注释

淳于髡(kūn):人名。姓淳于,名髡,齐国人。 三卿:在孟子所处时代,一般指上卿、亚卿和下卿。名实未加于上下:指未建立功业,未曾兼济;上指国君,下指百姓。 公仪子:即公仪休。子柳:即泄柳,春秋时鲁国人。 王豹:齐人,擅长歌唱。河西:黄河以西,指卫地。讴:歌唱。 绵驹:齐人,擅长歌唱。高唐:地名,故址在今山东禹城西南。 华周:也叫华旋,齐国人。杞梁:春秋时期齐国大夫。 燔(fán)肉:祭肉。燔,通“膰”。税(tuō)冕:脱掉祭祀时戴的礼帽。税,通“脱”,冕是祭祀时戴的礼帽。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孟子介绍和孟子诗词大全

诗人: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
复制作者 孟子
猜您喜欢

成都逾旬阴冷深冬时节借馆超悟得子敬德夫二兄相晤语差慰寂寥

形式:

屯阴不动紫金盘,三月凄风横作寒。 待旦重衾才得暖,感时对酒祇长叹。 黑云何日三舍避,黄道中天万目看。 不有对床清夜语,客怀何以解忧端。

复制 程公许 《成都逾旬阴冷深冬时节借馆超悟得子敬德夫二兄相晤语差慰寂寥》

道山诸丈置酒饮饯秀野园以诗谢别

形式:

去国飘然一障乘,都门祖帐集华簪。 黄梅未雨热如沸,白葛当风凉满襟。 江国颇堪千里寄,蓬山遥想五云深。 论思禁闼须公等,肯念交盟数寄音。

复制 程公许 《道山诸丈置酒饮饯秀野园以诗谢别》

题罗江云盖寺二首

形式:

云盖山前往返频,过门不入愧山灵。 晚烟莽苍乱流去,夜雨淋浪攲枕听。 遍索寺碑寻往话,但馀辙迹护禅扃。 老权有句堪呈佛,谁为援毫刻翠屏。

复制 程公许 《题罗江云盖寺二首》

览镜鬓间两三点雪

形式:

志士伤心髀肉生,寒儒努力在青春。 课书恨失囊萤聚,览镜惊呼鬓雪新。 岁晚何妨勤秉烛,行迷犹可复通津。 馀功剩暖丹炉火,莫待幽人唤孔宾。

复制 程公许 《览镜鬓间两三点雪》
类型: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

形式:

韶华倏已三旬过,南北山分两日游。 翠逻晚寒催暖酒,绿杨风软缓移舟。 无多官事妨行乐,有许吟情夺隐忧。 三揖孤山林处士,泰和容许隐巢由。

复制 程公许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