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县县学记

古之人,自家至于天子之国皆有学,自幼至于长,未尝去于学之中。学有《诗》《书》六艺、弦歌洗爵、俯仰之容、升降之节、以习其心体、耳目、手足之举措;又有祭祀、乡射、养老之礼、以习其恭让;进材、论狱、出兵授捷之法,以习其从事。师友以解其惑,劝惩以勉其进,戒其不率,其所为具如此。而其大要,则务使人人学其性,不独防其邪僻放肆也。虽有刚柔缓急之异,皆可以进之中,而无过不及。使其识之明,气之充于其心,则用之于进退语默之际,而无不得其宜;临之以祸福死生之故,无足动其意者。为天下之士,为所以养其身之备如此,则又使知天地事物之变,古今治乱之理,至于损益废置,先后始终之要,无所不知。其在堂户之上,而四海九州之业、万世之策皆得,及出而履天下之任,列百官之中,则随所施为,无不可者。何则?其素所学问然也。
盖凡人之起居、饮食、动作之小事,至于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体,皆自学出,而无斯须去于教也。其动于视听四支者,必使其洽于内;其谨于初者,必使其要于终。驯之以自然,而待之以积久。噫!何其至也。故其俗之成,则刑罚措;其材之成,则三公百官得其士;其为法之永,则中材可以守;其入人之深,则虽更衰世而不乱。为教之极至此,鼓舞天下,而人不知其从之,岂用力也哉?
及三代衰,圣人之制作尽坏,千馀年之间,学有存者,亦非古法。人之体性之举动,唯其所自肆,而临政治人之方,固不素讲。士有聪明朴茂之质,而无教养之渐,则其材之不成,固然。盖以不学未成之材,而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呜呼!仁政之所以不行,贼盗刑罚之所以积,其不以此也欤?
宋兴几百年矣。庆历三年,天子图当世之务,而以学为先,于是天下之学乃得立。而方此之时,抚州之宜黄犹不能有学。士之学者皆相率而寓于州,以群聚讲习。其明年,天下之学复废,士亦皆散去,而春秋释奠之事以著于令,则常以庙祀孔氏,庙不复理。
皇祐元年,会令李君详至,始议立学。而县之士某某与其徒皆自以谓得发愤于此,莫不相励而趋为之。故其材不赋而羡,匠不发而多。其成也,积屋之区若干,而门序正位,讲艺之堂、栖士之舍皆足。积器之数若干,而祀饮寝食之用皆具。其像,孔氏而下,从祭之士皆备。其书,经史百氏、翰林子墨之文章无外求者。其相基会作之本末,总为日若干而已,何其固且速也!
当四方学废之初,有司之议,固以为学者人情之所不乐。及观此学之作,在其废学数年之后,唯其令之一唱,而四境之内响应而图之,如恐不及。则夫言人之情不乐于学者,其果然也与?
宜黄之学者,固多良士。而李君之为令,威行爱立,讼清事举,其政又良也。夫及良令之时,而顺其慕学发愤之俗,作为宫室教肄之所,以至图书器用之须,莫不皆有,以养其良材之士。虽古之去今远矣,然圣人之典籍皆在,其言可考,其法可求,使其相与学而明之,礼乐节文之详,固有所不得为者。若夫正心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务,则在其进之而已。使一人之行修,移之于一家,一家之行修,移之于乡邻族党,则一县之风俗成,人材出矣。教化之行,道德之归,非远人也,可不勉与!县之士来请曰:“愿有记。”其记之。十二月某日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代的人,从大夫统治的家,诸 侯统治的国,到天子统治的天下都有学校,从小到长大,没有离开过学校。学校有《诗经》、《书经》、六艺,有弹琴、唱歌、洗爵,俯仰的仪容,上堂下堂的礼节,用来培养训练身心、耳目和手脚的动作;又有祭祀、乡射和养老的礼制,用来培养恭敬谦让的品德;又有举荐人才,论定官司曲直,接受武器、献捷的规定,用来训练自己办事的能力。学校有老师、同学解释疑惑,用奖惩来鼓励进步,警戒不合标准的言行。学校从事的工作就是这样。它的要旨,是务必使人人培养(好的) 才能品性,不只是防止他们思想行为不端正,胡作非为。人的品性虽然有刚强、柔弱、迟缓、急迫的区别,但是都可以达到不偏不倚的“中”,而没超过和达不到的情况。在学校可使他们识见高明,气质充满心胸,那么在运用才干时,处在前进、后退,得意不得意的时候,没有不恰到好处的;临到灾祸、死亡变故,也不会动摇他的意志。治理天下的读书人,为培养自身作的准备就是这样,要使他们知道天地事物的变化,古今太平混乱的道理,直到减少、增加、废弃、新制(什么政策)、(什么应在)先、(什么应在)后的关键,全都明白。他们在学堂上,四海九州的事务,万代的策略都得到了,等到出来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排列在百官当中,任随干什么,没有不可以的。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一向所学习的就是这样。 凡是人起居、饮食、动作这等小事,至于培养自身及治理国 家、天下的要点,都从学习得来,不能片刻离开教育。那关于眼看、耳听及四肢的活动,必须与内心融洽;那对开头严格要求的,一定要使他们坚持到结束。用循序渐进的办法培训他们,期望他们通过长期积累(成大器)。唉!这是何等样的高标准哪!所以那(好)习俗养成了,那么刑罚就不用了;那人才已经培养成了,那么,三公、百官就得到人选了;那制定的法规具长期性,那么,中等才干的人就可以保证执行;那习俗法规已深入人心,那么即使世道变衰也不会混乱。办教育达到这样高标准的地步,它鼓舞天下,人不察觉却追随着它,(治理天下)难道还要花功夫吗? 到夏商周衰落,圣人制定的教育制度和方法全废弃了,一千多年之间,教育上如果还有存在的东西,也不是古代的了。人对于自身的品德和行为,只是放任自己,面对政务,处理人的方法,向来本不讲究。读书人有聪明、纯朴、美好的本质,却没有教养、熏陶,那么不能培育成人才,就本该是这样了。用没有受过教育的,未成器的“人才”,充当天下的官吏,又承接衰败世道之后,治理没有教育过的百姓。啊!仁政不能施行,处理贼盗的案件积累很多的原因,不就是这个吗? 宋朝兴起已经差不多百年了。庆历三年, 天子谋划当代的政务,把学校教育摆在优先地位,于是天下的学校才建立起来。正当这时,抚州的宜黄县还未有学校。要学习的读书人,互相领着寄住在抚州,聚集起来讲学。第二年,天下的学校又废弃了,读书人又都散了离开,而春秋两季用释奠之礼(祭祀孔子)的事已写进了政令,曾经在庙宇中祭祀孔子,(现在)庙不再修理。 皇祐元年,恰巧县令李详先生到来,才提议建立学校。而县的读书人某某和他的学生都自认为可以在学校发愤攻读了,没有不互相鼓励和为这事奔走的。所以那木料不收缴而有多的,匠人不待发动来的也不少。学校建成了,集中在一起的房屋有若干间,门和夹墙的位置端正,读书人住的地方都够 了。积在一起的器具有若干,而祭祀、饮宴、食宿所用的都具备了。学校正殿上供奉的塑像,孔氏以下,陪祭的人也都齐备了。学校的书,经书、史书,诸子百家,以及辞赋文章等,不必向外面寻找。那看地基、集中材料、匠人修建的经过,总计若干天罢了,多么周详和迅速啊! 正当四方学校初废的时候,官吏们议论,本认为办学校的事,是人情不乐意的。等到看见这个学校的兴建,是在那废止学校几年之后,只是那县令一倡议,全县四方地界之内响应并谋划这事的人,像怕赶不上似的。那么,说人心不乐意办学校,它真是这样吗? 宜黄县办学校教育的人,本来多是好的读书人。李先生做县令,施政威严,树立仁爱之心,官司审理清楚,事业兴办(得力),他的政务又是好的。趁着有好县令的时候,顺着那向往学校教育和发愤攻读的习俗,兴建教育学习的场所,以至于必需的图册,书籍、器皿、用具,什么都有,用来培养栋梁之才。即使古代的制度、方法等离现在远了,但是圣人的经典都存在的,他们的学说可以考察,他们的法则可以探求,让那些读书人相互学习而弄明白,礼制、音乐、仪节、文采周密得很, 本来有不能照着去做的原因。至于那使思想端正,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才干,是治理国家、天下的大事,那就使他们进取罢了。假如一个人努力学习,推广到一家;一家努力学习,推广到乡党的邻居和宗族,那么全县的好风俗就会形成,人才就产生了。教化的施行,道德的回归,不是离开人很远的事,可以不努力进取吗? 宜黄县的读书人来请我说:“希望您(对宜黄县县学)有篇《记》。”我于是写了这篇文章。(这天是)十二月某日。

注释

家、国:奴隶社会中,诸侯统治的地方叫国,大夫统治的地方叫家。天子统治的地方叫天下。后来天子统治的地方也叫国,双音词就是国家。 学:学校,古代的教育机关。 《诗》:《诗经》中国古代诗歌总集,由民歌“风”、宴会歌“雅”、祭歌“颂”三类共三百有五篇组成。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从各个方面反映了 当时的社会现实。形式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不少优秀篇章,描写生动,形象鲜明,语言朴素优美,音节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书》:《尚书》,即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时代典章文献的汇编。古籍中也称《书》。相传为孔子编定。是认识和研究夏商周 历史的宝贵资料。 六艺:古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种科目,即:礼、乐、射、御(驭)、书、数。也就是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识字及书写、算术六方面的学问和技术。 弦歌:以琴瑟伴奏而歌。是古代“乐”学习的内容之一。弦,指称琴瑟。 洗爵:洗酒器。爵,古代一种酒器。 容:容貌、仪容。 节:礼节。 举措:动作。 乡射礼:古以射技选士,办法有二:一为地方行政长官在春秋两季,在地方学校用射技选士;二为乡大夫每三年对乡吏进行一次射技考查,向王举荐优胜者。这就是乡射礼。 养老:古礼,对年老又贤德的人,按时用酒食供奉以表示尊敬和优抚。 恭让:恭敬谦让。 进材:举荐人才。 论狱:论定官司曲直。论,定罪;狱,官司。 出兵:今天讲“出兵”,文言讲“出师”。这里的“出兵”是“授兵”之意。古代藏兵器于宗庙,打仗时,先祭告,然后把兵器拿出来发给军士,称“授兵”。 授捷:捷,胜利。授作给予、献的意思,应是“献捷”,用“授”不合礼法。作接受讲,则“受捷”含有“受降”之意,则不宜用“授”而应用“受”。疑“授”字有误。今姑按“授”:给予、献理解。 友:同道之人,可译为同学。 惑:疑惑。 劝惩:勉励、惩罚。 率:标准、规格。 中: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叫中。即今恰到好处。 气:气质、气势。 堂户:这里指读书之所。堂,阶上室外称堂;堂室有窗户隔开。 履:实行、做。这里是担当。 修身:修养身心,即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学问。 大体:本质、要点。 斯须:片刻、一会儿。 洽:和谐、融洽。 谨:严格。 驯:通“训”,教导、 教诲。 自然:这里是循序渐进。 措:废弃、放弃。 为教:办教育。 极:标准。 制作:指教育制度和方法等。 自肆:放任自己。 临:面对。 政:政治、政事。 朴茂:纯朴美好。 渐:本作浸,浸染。这里当熏陶讲。 承衰弊:承接衰(世)弊(政)。弊,破、败、坏。 几百年:差不多百年。按: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yìn)建国到宋仁宗赵祯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是八十九年。 宜黄:县名,今江西省宜黄县。 寓:寄住宿。 春秋释奠:春秋二季用释奠礼祭祀孔子。释奠,备牲牢弊帛,置爵于神前而祭。 以:通“已”。 常:通“尝”,曾经。 某某:有时也称某,古文中不具姓名的称呼。有时是自己,有时是他人。此是后者。 赋:本义赋税,这里作动词用,收缴。 羡:多、盈馀。 积屋之区若干:在一起的若干间小居室。积,堆积;区,小室;若干,不定量数。 序:隔开正堂东西夹室的墙。 从祭之士:陪祭的人。指孔子的弟子颜回、曾参,孙子思,再传弟子孟轲等。从祭,陪祭。 翰林子墨之文章:指西汉扬雄及其他辞赋家的文章。扬雄所作《长杨赋》假借翰林主人与子墨客卿二人的问答为文,故以翰林子墨代称扬雄及其他辞赋家的文章。 相基:察看学舍地基。 会作:集中制作。 唱:通“倡”,倡导。 威行爱立:即“行威立爱”,实行威严之法,树立仁爱之心。 讼清事举:诉讼(官司)处理清楚。事业兴办起来。 及:趁着。 教肄:教导、学习。 正心:使心正,不怒,不惧,不忧,不偏爱。 大务:大政、大事。 乡邻族党:乡党的邻居和宗族。乡党,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一乡。五百家为一党。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本篇是为宜黄县开办县学写的议论文。重点是阐述兴办学校教育的作用,它在于从积极方面影响社会风化并培养治理国家的人才。作者先写古代教育的形式,内容及所达到的目的,然后针对所处时代,认为兴办学校教育是应该的。并用宜黄人办学的积极现实驳斥那种认为“人情不乐于学” 的观点。又强调学校教育应以个人的正心修身为根本,“正心、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务”。这是千百年来儒家关于个人思想、道德、情操、才干将对国家社会有 积极影响的观点。除去它封建的、落后的内容外,这一观点今天还有参考价值。 本篇写于古学久废,当政者对办学时办时停之时,是研究宋代办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料。文章写得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曾巩介绍和曾巩诗词大全

诗人:曾巩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曾易占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少有文名,为欧阳修所赏识,又曾与王安石交游。累官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诸州,所至多有政绩。神宗元丰三年,判三班院,上言以节用为理......
复制作者 曾巩
猜您喜欢

送曾学士赴行在

形式:

二月侍燕觞,红杏寒未坼。 四月送入都,杏子已可摘。 流年不贷人,俯仰遂成昔。 事贤要及时,感此我心恻。 欲书加餐字,寄之西飞翮。 念公为民起,我得怨乖隔。 摇摇跂前旌,去去望车轭。 亭鄣郁将暮,落日澹陂泽。 敢忘国士风,涕泣效臧获。 敬输千一虑,或取二三策。 公归对延英,清问方侧席。 民瘼公所知,愿言写肝膈。 向来酷吏横,至今有遗螫。 织罗士破胆,白著民碎魄。 诏书已屡下,宿蠹或未革。 期公作医和,汤剂穷络脉。 士生恨不用,得位忍辞责。 并乞谢诸贤,努力光竹帛。

复制 陆游 《送曾学士赴行在》

无咎兄

形式:

城楼画角吹晚晴,梅花堕地草欲生。 绮盘翠杓春满眼,我胡不乐君将行。 君归吾党共增气,往往怪我衰涕横。 我来江干旧交少,见君不啻河之清。 北风共爱地炉暖,西日同赏油窗明。 微吟剧醉不知倦,坐阅汉腊逾周正。 君文雄丽擅一世,凛凛武库藏五兵。 酸寒如我每自笑,顾辱刻画为虚声。 乃知好士如好色,遇合不必皆倾城。 君方与世作水镜,如此过许人将惊。 千金敝帚有定价,周玉郑鼠难强名。 失言议罚不可缓,敬白府主浮金觥。 君看失脚落尘土,岂复毫发馀诗情。 自伤但似路旁堠,雨剥风摧供送迎。

复制 陆游 《无咎兄》
类型:

往在都下时与邹德章兵部同居百官宅无日不相从仆来佐豫章而德章亦谪高安感事述怀作歌奉寄

形式:

巷南巷北秋月明,东家西家读书声。 官闲出局各无事,冷落往往思同盟。 出门相寻索一笑,亦或邂逅因俱行。 黄中掀髯语激烈,韶美坚坐书纵横。 子充清言喜置酒,赤梨绿柿相扶檠。 寒灯耿耿地炉暖,宫门风顺闻疏更。 故交一作霜叶散,外物已付秋毫轻。 两穷相遭世果有,我与邹子俱南征。 豫章高安本一郡,挂帆起柂无三程。 簿书衮衮不少借,怀抱郁郁何由倾。 明年君归我亦去,早卜三亩开柴荆。 软红旧路莫重踏,二升脱粟同煨铛。

复制 陆游 《往在都下时与邹德章兵部同居百官宅无日不相从仆来佐豫章而德章亦谪高安感事述怀作歌奉寄》
类型:

送全州赵都曹

形式:

霜叶无停声,脂车有行色。 正悲南浦秋,又送清湘客。 啼饥儿颊红,待养亲发白。 努力事上官,世路日已迫。

复制 陆游 《送全州赵都曹》

游卧龙寺

形式:

晓发鱼复走瞿唐,沙头唤渡倚胡床。峒人争趁五更市,我亦来追六月凉。 残星欲尽尚历落,明河已淡馀苍茫。翻翻林表鸦鹊语,渺渺烟边鸥鹭行。 过江走马十五里,小寺残僧真蕞尔。投鞭入门一为笑,僻陋称雄有如此。 君不见天童径山金碧浮虚空,千衲梵呗层云中。

复制 陆游 《游卧龙寺》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