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俩乘船走了,船儿飘飘远去。多么思念你呵,心中烦躁不安。
你俩乘船走了,船影渐渐隐没。多么思念你呵,切莫遭遇灾祸!

注释
二子:卫宣公的两个异母子。
景:通憬,远行貌。泛泛:飘荡貌。景:闻一多《诗经通义》“景读为‘迥’,言漂流渐远也”。
愿:思念貌。
养(yáng羊)养:心中烦躁不安。
瑕:训“胡”,通“无”。“不瑕”,犹言“不无”,疑惑、揣测之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此诗的写作背景,据《毛诗序》所说,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毛诗序》云:“《二子乘舟》,思伋、寿也。卫宣公之二子,争相为死,国人伤而思之,作是诗也。”毛传云:“宣公为伋取于齐女而美,公夺之,生寿及朔。朔与其母诉伋于公,公令伋使齐,使贼先待于隘而杀之。寿知之,以告伋,使去之。伋曰:‘君命也,不可以逃。’寿窃其节而先往,贼杀之。伋至,曰:‘君命杀我,寿有何罪?’又杀之。”刘向《新序·节士》则说寿知其母阴谋,遂与伋同舟,使舟人不得杀伋,“方乘舟时,伋傅母恐其死也,闵而作诗”。现代学者有认同“闵伋、寿”之说者,但持不同意见者亦多。闻一多先生猜测它“似母念子之词”(《风诗类钞》),也有学者断为一位父亲送别“二子”之作,均相近似。倘若要将它视为妻子送夫、朋友送人的诗,恐怕也无错处。总之坐实诗的本事,似乎比较牵强,还是将此篇视为一首送别诗比较合适。

  这一次动情的送别,发生在河边。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两句点出送别地点发生在河边。两位年轻人拜别了亲友登上小船,在浩渺的河上飘飘远去,只留下一个零星小点,画面由近而远。“泛泛”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波光粼粼的场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送行的一行人在岸边伫立,久久不肯离去。骋目远望,悠悠无限思念之情。此处直抒送行者的留恋牵挂之情,更将送别的匆忙和难分难舍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两位年轻人所乘之舟,早已在蓝天之下、长河之中逐渐远去,送行者却还痴痴站在河岸上远望。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这两句,是用祈祷的方式,传达情感上的递进和转折,恐怕只有亲人、朋友、爱人才会真正如此设身处地地惦念。在这割舍不断的牵念中,很自然地浮起忧思和对未来的担忧。

  同是一首送别诗,《邶风·二子乘舟》写得远比《邶风·燕燕》单纯。全诗无一句比兴,诗中的意象,只有“二子”和一再重现和消逝的小舟。情感的抒泻,也没有《燕燕》那种“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的细节表现。但它的内涵却极为丰富:因为画面只有飘飘远逝的二子、船影,其余全为空白,便为读者的联想,留下了更多的空间;因为背景全无,甚至也不知道送行者究竟为谁,其表现的情感便突破了特定限制,而适合于“母子”、“男女”、“友朋”,成为一种具有极大涵盖面的“人间之情”。它之能够激发各种身份的读者之共鸣,而与诗人一起唏嘘、一起牵挂,甚至一起暗暗祈告,也就毫不奇怪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毛诗序中说,此二子是指卫国公子晋的两个儿子伋和寿。他们为兄弟情谊,争先赴死。卫国人感其精神,就编写了这首诗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复制作者 佚名
猜您喜欢

次仰止送周贞庵韵

形式:

四月南风锦缆斜,送行冠盖集江涯。 谩嗟行役还高咏,共说诗坛让大家。 樯橹影摇波底月,旌旗光映岸傍花。 楼船到处鲸鲵避,博望虚传海上槎。

复制 何瑭 《次仰止送周贞庵韵》

次凤凰台韵

形式:

春来闲上凤台游,极目长江天际流。 紫气葱葱笼殿阙,苍烟漠漠幂林丘。 功名谁画麒麟阁,词藻空传鹦鹉洲。 且对青山倾绿醑,莫教明月笑人愁。

复制 何瑭 《次凤凰台韵》

入院言志

形式:

幽邃隔尘境,峥嵘邻帝居。 庭槐郁青翠,窗竹荫扶疏。 剪绯花傍槛,漱玉泉绕除。 眷惟翰苑清,奚翅夏屋渠。 简拔幸见收,进修敢云徐。 趋隅咨问频,对床切磋胥。 蒐玄翻五经,考古研六书。 绮丽戒浮薄,淳朴返古初。 圣贤果何人,追逐畴止予。 惜哉岁华晚,日月催居诸。 邈矣吾道大,沧海连归墟。 仰瞻际乾盖,俯视蟠坤舆。 一得遽自满,何异井底鱼。 风高鹤梦惊,天空鹏翮舒。 行藏有矩范,禄位惭素虚。 去去王屋山,翘首承明庐。

复制 何瑭 《入院言志》

送杨太常归省

形式:

卿寺迁乔久,家山入梦频。 暂辞黄阁老,归慰白头亲。 道路无多虑,将迎有故人。 圣朝须佐理,莫恋锦江春。

复制 何瑭 《送杨太常归省》

酬孟望之次韵

形式:

忆昔梁园会,怜君意气投。 云霄方并辔,风浪复同舟。 黄屋空回首,清樽且解忧。 贾生如晓事,应不吊湘流。

复制 何瑭 《酬孟望之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