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泉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晚雪山中夜鸟突然鸣叫了起来,石头冰凉得使在石上的露水快要结成霜了。 流泉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一溪流动的雪。

注释

结:凝结。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夜晚的山泉美景,表现了山的寂静和生机。整首诗用以动衬静的方式来写。这幅幽静的山泉夜景,在诗人笔下充满了活力,一石一水,生气勃勃,情趣盎然。“山白鸟忽鸣”,应是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化出,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把山岭照得白皑皑,而月光照进鸟巢,使鸟儿惊诧,鸣叫起来。清静的山丘传来鸟叫,更显幽美。次句既所所感,也点明秋天的时令。霜天月夜,石块单是看都有冰冷的感觉,而且仿佛秋霜都要冷得凝结了,暗地里还是照应一个“白”字。最后二句,写皎洁的月光照在清泉上,那泉水浸染上明月的白色,仿佛净化了,顿时变成一溪白雪。诗人笔下的山、鸟、石、泉,在优美的月色下,融成一幅绝色的图画:幽静,清冷,空明,爽洁。正是这是白色的基调,渲染了清冷幽静的气氛。 诗题为《夜泉》,主要写的却是对月色中的山水景物的感觉。“山白”是山在月光沐浴下呈现的色调。一声鸟鸣划破寂静,反而更衬托出寂静,正像王籍所描绘的“鸟鸣山更幽”的境界。山白而鸟忽鸣,不管两者有无联系,总让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里没写月,但诗人已向我们暗示了月光,下面的景色都由此而生。 “石冷霜欲结”,表现出视觉引起的对触觉的联想。清幽的月色洒在石头上泛起一片冷光,青白青白的像是要凝作霜花。这一句写得非常虚,由月色在石上的反光产生冷的感觉,同时又由冷和白色幻化出霜的想像,作者在此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表现手法。 诗人置身于朗月的清辉中,山看上去是白的,石也泛着冷光像要结霜,而石下的泉水呢,被月华映照,银光闪烁,简直像是一片雪。古人写夜泉的诗句很多,因为是在夜里,一般都用听觉来表现它,写它的淙淙流声。而本诗的作者却独从视觉来表现它,不能不说是别出心裁的艺术创造。雪的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暗应上文的“冷”、“霜”,承接十分自然,作者的心思绵密由此可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袁中道介绍和袁中道诗词大全

诗人:袁中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复制作者 袁中道
猜您喜欢

顾熊父挽词二首 其一

形式:

故国咸淳老,馀生济世心。 药能全万命,家自致千金。 杯酒清谭足,华堂戏彩深。 一朝成古昔,埋玉上乡岑。

复制 廖大圭 《顾熊父挽词二首 其一》
类型:

和孙公子游南山

形式:

帝里归来日,胸怀尚昔年。 人材今可数,公子独无前。 大旆光南寺,清吟到暝烟。 功名方鼎鼎,未许傍云眠。

复制 廖大圭 《和孙公子游南山》

晚过许生遂相携至蔡家新亭

形式:

落日淮桥上,因君得胜游。 花蹊入流水,林院近清秋。 抚景方成玩,题诗更少留。 悠然心迹静,新月照归休。

复制 廖大圭 《晚过许生遂相携至蔡家新亭》

送嘉惠师祷雨归

形式:

幢盖来嘉惠,汤年待救焚。 衣冠趋梵刹,风雨起炉薰。 井有回泉脉,田无补地文。 尚何怀故里,远近一慈云。

复制 廖大圭 《送嘉惠师祷雨归》

陈南山挽诗

形式:

元龙湖海士,老大阅艰难。 子舍传家政,僧斋话岁寒。 长归新宅兆,不见古衣冠。 尚想平生事,临风独永叹。

复制 廖大圭 《陈南山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