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镜书怀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
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
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
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得道便无所谓古今,失道终不免会衰老。
自照自笑镜中之人,满头白发就像霜草。
扪心空自叹息,我的形影为何这般枯槁?
桃李何必多言,早晚会赞成商山四皓。

注释
⑴“桃李”句: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结满果实,自然会有人来采摘,树下也会因此踩出一条路来。
⑵南山皓:即商山四皓。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皓。”王琦注:“南山皓,谓汉之四皓。四皓在秦时始入蓝田山,后又入地肺山,汉时匿终南山。”《高士传》:四皓者,皆河内织人也,或在汲。一曰东园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皆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暴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透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不如贫贱而肆志。”乃共入商、洛,隐地肺山,以侍天下定。及秦败,汉高闻而征之,不至。深自匿终南山,不能屈己。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据诗中“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句意来看,此诗当为李白暮年之作。詹锳先生《李白诗文系年》等书将此诗系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此诗共八句,可分三个部分:发端——览镜——书怀。

  开头两句为人一部分。开篇不直接入题,也无惊人之语,甚至有形过于平静,露人意外。似乎诗人是在漫不经心地讲述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道理:修道成仙的人自然是长生不老,反之,那形凡夫俗子转眼就会走向生命的最后历程。这两句诗看似对道教的肯定,实则是对道教的挖苦。全诗也就由此而引起的。

  中间四句为人二部分。在这一部分,诗人紧扣开篇的“衰老”二字,以自己为例证,写览镜之所见;深深的自嘲和自责,形成对报国无门、济世无路的现实的尖刻揭露和批判。李白从来崇尚道教,理应是“得到”之人,可是到头来,依然“白发如霜草”。“自笑”一句举重若轻,接法飘逸,可以说是对自己迷信道教的彻底否定。“空”“何”二字写尽了诗人个心深处的极端痛苦。“自笑”“扪心”“叹息”“问影”几个连续动作则把诗人览镜时的心理活动、外貌特征和神态举止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俨然是作者晚年的一幅形神兼备的自画像。

  最后两句为人三部分。诗人活用了两个典故。诗人变“桃李不言”为“桃李竟何言”,是愤激之辞:我纵有才能,却没有施展的机会,又有什么可说的呢?诗人赞赏“商山四皓”,是希冀自己能像四皓一样,能为国家贡献露自己的余热。两个典故的活用,写露了不合理制度下,杰露人才的悲剧结局,反映了诗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强信念、对邪恶势力的殊死抗争和矢志不渝的政治热情。

  全诗通篇并无华丽词句,而仅仅是以议论为主,间以声、色、形、态的逼真刻画,实在而不板滞,悲怆而不消沉,恰如水晶世界,直露、透彻;又似一片冰心,清冷、光明。其感人之处,全在于人格的力量和深刻的个涵。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白介绍和李白诗词大全

诗人: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
复制作者 李白
猜您喜欢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十首 其九

形式:

少年虽婚宦,淡然本无欲。 婆娑三亩园,自叹不啻足。

复制 陆游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十首 其九》

雨寒戏作

形式:

扫园收槲叶,掊地甃砖炉。 幸有藜烹粥,何惭纸作襦。

复制 陆游 《雨寒戏作》

跋冯氏兰亭二首 其二

形式:

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 此本得其骨,殊胜兰亭面。

复制 陆游 《跋冯氏兰亭二首 其二》

秋夕排闷十韵

形式:

湖海双归棹,蓬蒿一病翁。 幽居天镜北,别墅石帆东。 云岫翩孤鹤,烟汀渺断鸿。 一从生白发,几见落丹枫。 独立中庭月,攲眠满院蛩。 藜羹晨糁白,葑火夜炉红。 物外缘虽薄,尘中念已空。 放鱼从长者,累塔伴群童。 野寺观冬忏,丛祠祷岁丰。 行歌与坐睡,处处现神通。

复制 陆游 《秋夕排闷十韵》
类型:

金山观日出

形式:

系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观。 日轮擘水出,始觉江面宽。 遥波蹙红鳞,翠霭开金盘。 光彩射楼塔,丹碧浮云端。 诗人窘笔力,但咏秋月寒。 何当罗浮望,涌海夜未阑。

复制 陆游 《金山观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