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 广昌路上

现代 : 毛泽东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译文及注释


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广昌:江西南丰县南,抚水上游西北岸。 漫天:满天。 情更迫:发表时原作“无翠柏”,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改为“情更迫”。大关:指险要关隘。 赣(gàn)江:江名,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源章水出自广东省毗连江西南部的大庾岭。 吉安:现为市,在江西中部,赣江西岸。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上阕描写行军的场面。起句“漫天皆白”全景展现了恶劣的行军气候。“漫”、“皆”二字,充分写出了降雪之大。“雪里行军情更迫”用自然困难与心情的对比,拉大反差,突出了“情更迫”,写出了行军人内心的焦急,使人感到了行军步伐的不断加快,表现出行军队伍对困难的藐视。在大雪之外还有困难,“高山”、“风”、“大关”都挡在面前。然而“红旗”意象的出现,展现了红军队伍翻山越岭的动人画面,表现出红军战士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下阕回答行军的任务。“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站在雩山向吉安望去,只能看到赣江那边风雪迷漫,可见雪还在下,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写得既真实又形象。“命令昨颁”露出底牌,令人眼前一亮:“十万工农下吉安”。原来是十万之众的各路大军要一起会攻吉安。这时,作者不仅回答了行军的目标任务,而且回答了“情更迫”的原因,因为是十万人争相进军,所以要想不落人后就要快走快走再快走。这里一个“下”字,加强了工农武装力量雷霆万钧的气势和必胜的信念。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毛泽东
猜您喜欢

贺别驾慎斋兄移居

形式:

父子移居同里闬,市廛虽近绝喧哗。 一官蚤脱王祥驾,三径何殊靖节家。 鸿雁昔悲分世路,脊令今喜共春沙。 人生百岁须行乐,瀛水仙山况不赊。

复制 张诩 《贺别驾慎斋兄移居》

悼君实

形式:

扈跸南奔泊海崖,拍天风浪更何之。 托孤三尺鬼神鉴,报国一心天地知。 持重犹能怀信玺,颠危永不竖降旗。 君臣同葬江鱼腹,百万苍生不尽悲。

复制 张诩 《悼君实》

寄题杜少陵成都草堂

形式:

草堂还照浣花西,千载公神一主栖。 遗句我今粗领会,见贤谁此不思齐。 共知诗史宗三百,可但规模扫六迷。 人去溪山风月在,枫林依旧子规啼。

复制 张诩 《寄题杜少陵成都草堂》

次韵答刘瑞葵见寄

形式:

潇飒颠毛任雪侵,八溟波杳笛声沈。 秋临钓舫连阴雨,目断浮云怅古今。 隔郡远劳诗见寄,别君长是梦相寻。 潮阳东望不知处,慢把衷情托素琴。

复制 张诩 《次韵答刘瑞葵见寄》

赠罗蘖山方伯入觐

形式:

海国秋风搅树声,粤山粤水送君行。 八年四海维藩誉,万里长驱入觐情。 已见东南悲水火,还闻西北事经营。 高材端合为时用,安得如前谷口耕。

复制 张诩 《赠罗蘖山方伯入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