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注释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将要。
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注释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游子吟》是孟郊在溧阳所写。作者早年漂泊无依,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饱尝了世态炎凉,更觉亲情可贵,于是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注释

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将要。 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huī):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五言古诗,属于古体诗。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唐诗品汇》:刘云:全是托兴,终之悠然。不言之感,复非睍睆寒泉之比。千古之下,犹不忘淡,诗之尤不朽者。 《唐诗归》:钟云:仁孝之言,自然风雅。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亲在远游者难读。顾璘曰:所谓雅音,此等是也。 《唐风怀》:南村曰:二语婉至多风,使人子读之,爱慕油然自生,觉“昊天罔极”尚属理语(末二句下)。 《唐风定》:仁孝蔼蔼,万古如新。 《载酒园诗话又编》:贞元、元和间,诗道始杂,类各立门户。孟东野为最高深,如“慈母手中线……”,真是《六经》鼓吹,当与退之《拘幽操》同为全唐第一。 《寒瘦集》:此诗从苦吟中得来,故辞不烦而意尽,务外者观之,翻似不经意。 《柳亭诗话》:孟东野“慈母手中线”一首,言有尽而意无穷,足与李公垂“锄禾日当午”并传。 《唐诗别裁》: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意,与昌黎之“臣罪当诛,天王圣明”同有千古。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孟郊介绍和孟郊诗词大全

诗人:孟郊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
复制作者 孟郊
猜您喜欢

悼刘生

形式:

刘生少年美无如,壮志只欲攀云衢。 焉得青藜照天禄,苦遭燕麦迷玄都。 故园花木愁题鴂,彩服庭闱叹蟪蛄。 白璧久寒黄土暖,更堪老树夜鸣乌。

复制 陈谟 《悼刘生》

过浈阳峡汉杨仆将军驻兵处

形式:

帆过浈阳峡,攒峰剑插天。 嵌岩通窈窕,石壁绝夤缘。 将军若下濑,于此驻戈船。 飞鸟不敢下,声名何赫然。

复制 陈谟 《过浈阳峡汉杨仆将军驻兵处》

溽暑作古意六首 其三

形式:

溶溶雨沼波,宿来得新鱼。 但看萍无踪,始悟鱼安居。 莫照钗头花,钗落惊双凫。

复制 陈谟 《溽暑作古意六首 其三》

吊落星寺

形式:

移船落星湾,不见落星寺。 灰飞劫已空,石在顽无智。 尝闻容桀黠,岂是关天意。 览胜怀昔贤,金仙久无寄。 星宫环紫垣,官守宁容弃。 向来果何愆,一斥沦九地。 化石竟不归,千载同一恚。

复制 陈谟 《吊落星寺》

蕃塔寺

形式:

金天圣人面流沙,流苏帐暖飘金花。 一从蕃僧起蕃塔,常言彼此为一家。 朝朝上塔呼天应,天门只在蕃塔顶。 碧甸双睛白缠头,大师端坐如坚忍。 梵夹斜行只自识,蛮音鴂舌听不得。 菩提树下学谈禅,弹指兰阇笑如吃。 塔上金鸡四面飞,可怜宛转无定栖。 狂风吹落市人笑,何日飘萧渡海归。

复制 陈谟 《蕃塔寺》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