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招杂诗四首

前山雨退花,余芳栖老木。
卷藏万古春,归此一窗竹。
浮光泛轩槛,秀色若可掬。
丰腴当夕餐,大胜五鼎肉。

诗人:吕祖谦

宋婺州金华人,祖籍寿州,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吕大器子。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博学多识,与朱熹、张栻等友善,讲索益精......
复制作者 吕祖谦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谷部 · 阿芙蓉

形式:

释名 阿片。俗作鸦片。 气味 酸、涩、温、微毒。 主治 久痢。用阿芙蓉如小豆大小,每日空心服一次,温水化下。忌食葱蒜等物。 赤白痢下。用阿芙蓉、木香、黄连、白术各一分,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壮者一分,老幼半分,空心服,米汤送下。忌食酸物、生冷、油腻、茶、酒、面。又方;罂粟花未开时,外有两片青叶包着。花开即落,收取研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赤痢用红花的包叶,白痢用白花的包叶。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阿芙蓉》

本草纲目 · 谷部 · 大豆

形式:

释名 菽。角名荚,叶名藿,茎名萁。 气味 黑大豆:甘、平、无毒。 主治 黑大豆: 中风口歪。用大豆三升,熬熟,至微烟出,放入瓶中,泡酒五升。经过一天以上,服酒一升,厚盖被令稍稍出汗。如已噤口,可加独活半斤,微微捶破同泡酒中。产后亦宜照此服药以防风气,又消结血。 热毒攻眼,红痛、脸肿。用黑豆一升,分作十袋,沸汤中蒸过,交替着熨患处。 身面浮肿。用乌豆一升,加水五升煮成三升,再加酒五升,又煮成三升,分三次温服。不愈再服。又方:用乌豆煮至皮干,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腹中痞硬。用大豆半升、生姜作分,加水三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水痢不止。用大豆一升(炒过)、白术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男子便血。用黑豆一升,炒焦,研为末,热酒淋过,去豆饮酒,极效。 一切下血。用黑豆在皂角汤中微浸,炒熟去皮,研为末,加炼猪油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陈米汤送下。 折伤、堕坠、瘀血在腹。用大豆五升,加水一斗,煮汁成二升,一次服完。三服可愈。 牙齿疼痛。用黑豆煮酒,频频漱口。 胞衣不下。用大豆半升,加醇酒三升,煮成一升半,分三次服。 大豆皮:生用,治痘疮目翳;嚼烂,敷小儿尿灰疮。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大豆》

本草纲目 · 谷部 · 饴糖

形式:

释名 饧 气味 甘、大温、无毒。 主治 老人烦渴。用大麦一升,加水七升煎至五升,再加入赤饧二合,渴即取饮。 鱼脐疔疮(按:此疮形如长弓,一端有准确出点,点上有孔,如鱼脐)。用饴糖涂搽,如糖已干,则烧灰涂搽。 毒疮,火烧伤。治方同上。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饴糖》

本草纲目 · 谷部 · 菰米

形式:

释名 茭米、雕蓬、雕菰、雕胡 气味 甘,冷,无毒。 主治 止渴。解烦热,调肠胃。 附方 菰本作菰,茭草也。其中生菌如瓜形,可食,故谓之菰。其米须霜雕时采之,故谓之凋菰。或讹为雕胡。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菰米》
类型:

本草纲目 · 谷部 · 稗

形式:

气味 (稗米)辛、甘、苦、微寒、无毒。 主治 (稗米)益气,健胃。(苗、根)捣敷或研末,可治刀伤出血。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稗》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