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 · 汤问 ·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

弈:下棋。(围棋) 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通:全。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以为:认为,觉得。 鸿鹄:天鹅和大雁。 援:引,拉。 将至:将要到来。 思:想。 弓缴:弓箭。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之:代词,这里指鸿鹄。 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 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 曰:说。 非然也:不是这样的。 矣:了。 弗:不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本文节选自《列子·汤问》,弈秋是第一个史上有记载的的围棋专业棋手,也是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从事教育的围棋名人。关于弈秋的姓名,清代学者焦循《孟子正义》里作有说明:古之以技传者,每称之为名,如医和、卜徒父是也。此名弈秋,故知秋为其名,因通国皆谓之善弈,故以弈加名称之。 弈秋是幸运的,春秋战国延续五百年,他是留下名字的唯一的一位围棋手,也是我们所知的第一位棋手。 围棋见于我国史籍最早的记载,是春秋时期,至今已有二千六七百年的历史了。弈秋是见于史籍记载的第一位棋手,而且是位“通国之善弈者”。关于他的记载,最早见于《孟子》。由此推测,弈秋可能是与孟子同时代的人,也可能稍早一些,由此也可以推测他大约生活在战国初期。出现弈秋这样的高手,说明当时围棋已相当普及,可以肯定,像弈秋这样的国手不只一人。 孟子称弈秋为“通国之善弈者”。所赞通国善弈,虽未明定专称,已类似后代所称国手,并成为象征性名词。后世称某高手为“当代弈秋”者,即意味着其水平与国手相当。弈秋是当时诸侯列国都知晓的国手,棋艺高超,《弈旦评》推崇他为国棋“鼻祖”。 由于弈秋棋术高明,当时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为师。弈秋收下了两个学生。一个学生诚心学艺,听先生讲课从不敢怠慢,十分专心。另一个学生大概只图弈秋的名气,虽拜在门下,并不下功夫。弈秋讲棋时,他心不在焉,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看,想着鸿鹄(天鹅)什么时候才能飞来。飞来了,好张弓搭箭射两下试试。两个学生同在学棋,同拜一个师,前者学有所成,后者未能领悟棋艺。学棋要专心,下棋也得如此,即使是弈秋这样的大师,偶然分心也不行。有一日,弈秋正在下棋,一位吹笙的人从旁边路过。悠悠的笙乐,飘飘忽忽的,如从云中撒下。弈秋一时走了神,侧着身子倾心聆听。此时,正是棋下到决定胜负的时候,笙突然不响了,吹笙人探身向弈秋请教围棋之道,弈秋竟不知如何对答。不是弈秋不明围棋奥秘,而是他的注意力此刻不在棋上。 这两则小故事都记载在史书上。人们把它记下来,大概是想告诫后人们,专心致志是下好围棋的先决条件,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张湛

东晋学者、玄学家、养生学家。字处度。高平(郡治在山东金乡西北)人。对后世宋明理学影响很大,对佛教中国化、本土化也起了重要作用。曾在列御寇原撰《列子》佚亡后抄袭部分《庄子》而托名伪造成今本《列子》。...
复制作者 张湛
猜您喜欢

题唐颓山风漪轩

形式:

竹阴既疏明,流泉复清驶。 佳响闻山禽,凉风澹然至。 幽人此安禅,阅世一嬉戏。 何必周八垠,是中有能事。

复制 苏庠 《题唐颓山风漪轩》

送钱仲韶机宜南归天台

形式:

尺五城南客,能过仲蔚居。 烟霏深寂历,云树晚扶疏。 老去一无着,诗成百不如。 喜无招隐作,仍免绝交书。

复制 苏庠 《送钱仲韶机宜南归天台》

挽张彦知

形式:

敌骑乘秋入,妖氛拥贼营。 孤城控淮海,百口付柴荆。 徒想回天力,空馀恋阙情。 艰难思报主,炯炯寸心明。

复制 苏庠 《挽张彦知》

送吕山友游天台

形式:

床头萝月厌同攀,发兴东吴万叠间。 森木已深溪上屋,瘦藤穿尽雨馀山。 黄梅绿李看来熟,长簟北窗谁与闲。 此别故应频作恶,一樽何日慰勤艰。

复制 苏庠 《送吕山友游天台》
类型:

赠邑令章夏

形式:

弦歌武城宰,遗芳叹汉官。 莫怀千载忧,且毕今日欢。 亭午百吏散,曲肱谢喧烦。 况看古锦句,落笔酬江山。

复制 苏庠 《赠邑令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