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潭底道中

霁景豁吟眸,身闲爱浪游。
波光摇落日,山色淡深秋。
远树笼僧舍,归云拥戍楼。
徘徊驴背上,诗思更清幽。

诗人:林占梅

林占梅,构筑潜园,雅集诗骚。文酒之盛,冠于北台。著有《潜园唱和集》二卷、《潜园琴馀草》八卷,其中《潜园唱和集》已佚。林占梅《潜园琴馀草》约有诗一千九百馀首,写作年代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迄同治六年(18......
复制作者 林占梅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介部 · 蜗螺

形式:

释名 螺蛳。烂壳名鬼眼睛。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黄疸、酒疸。用不螺蛳养去泥土。每天煮食饮汁,有效。 黄疸吐血(病后,身、面皆黄,吐血很我,诸药不效)。用螺蛳十个,水漂去泥,捣烂,露一夜,称明时,取汁水取二、三次。血止即愈。 五淋白浊。用螺蛳一碗,连壳炒热,加白酒三碗,煮成一碗,挑螺肉吃,即以所煮酒关定。数次即效。 小儿脱肛。用螺蛳二、三升,铺在桶内,令小儿坐上,不久即愈。 痘疹目翳。常吃水煮螺蛳,有效。 突然咳嗽。用螺蛳壳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湿痰心痛。用白螺蛳壳洗净,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匙。立止。 膈气疼痛。用陈白螺蛳烧过,研细,每服残,酒送下。甚效。 龟头生疮。用年久螺蛳烧灰敷涂。 汤火伤疮。用多年干白螺蛳壳煅过。研为末,调油敷搽。 瘰疬已破。用土墙上白螺蛳壳为末,每日敷患处。 痘疮不收。用螺蛳壳洗净,煅过,研为末,敷疮上。 小儿哮疾。用南墙上年久螺蛳为末,下午加水调好,晚饭时吞服。 小儿软疖。用墙上螺蛳壳烧灰,加倒挂尘等分,调油涂搽。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介部 · 蜗螺》

本草纲目 · 木部 · 五加

形式:

释名 五佳、五花、文章草、白刺、追风使、木骨、金盐、豺漆,豺节。 气味 (根皮、茎)温、辛、无毒。 主治 风湿痿痹。用五加皮、地榆(刮去粗皮)各一斤,装袋内,放入好酒二斗中,以坛封固,安大锅内水煮,坛上放米一合,米熟即把坛取出。等火毒出过,取药渣晒干,做成丸子,每日清晨服五十丸,药酒送下,临卧时再服一次。此方能去风湿、壮筋骨、顺气化痰、添精补髓,功难尽述。 虚劳不足。用五加皮、枸杞根白皮各一斗,加水一石五斗,煮成七头号。其中,以四斗浸曲一斗,以三斗拌饭,照常法酿酒,熟后常取饮服。 脚气肿湿,骨节、皮肤疼痛。用五加止四两,浸酒中,远志(去心)四两,亦浸酒中。几日后,取药晒干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五加皮丸”。 小儿行迟(三岁小儿还不会走路)。用五加皮五钱,牛膝,木瓜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五分,米汤加几滴酒调服。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五加》

本草纲目·木部·石南

形式:

释名 风药。 气味 (叶)辛、苦、平、有毒。 主治 鼠瘘不合。用石南、生地黄、茯苓、黄蘖、雌黄、等分为末,每天敷患处两次。 小儿通睛(小儿误跌或头脑受伤,致使瞳仁不正,观东则见西,观西则见东)。用石南一两、藜芦三分、瓜丁五至七个,共研为末。每次吹少许入鼻中,一天三次。内服牛黄平肝的药物,此方名“石南散”。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部·石南》
类型:

本草纲目 · 木部 · 接骨木

形式:

释名 续骨木、木蒴。 气味 甘、苦、平、无毒。 主治 折上伤筋骨。用接骨木半两、乳香半钱,芍药、当归、芎,自然铜各一两,共研为末,化黄蜡四两,投药末搅匀,做成丸子,如芡子大。若只是伤损,以酒化服一丸即可;若碎折筋骨,则先用化药敷贴,然后内服。 产后血晕。用接骨木碎块一把,加水一升煮成半升,分次服下。 附方 接骨木以功能接骨而得名,但现在临床上还用它来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小便不利、风疹瘙痒等症。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接骨木》

本草纲目 · 木部 · 茯苓

形式:

释名 茯灵、茯兔、松腴、不死面,抱根者名茯神。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心神不定,恍惚健忘。用茯苓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人参汤送下。 虚滑遗精。用白茯苓二两、缩砂仁一两,共研为末,加盐二钱,将瘦羊肉切薄片蘸药炙熟吃,酒送下。 浊遗带下(男子元阳虚损,精气不固,小便下浊,余沥常流,梦寐我惊,频频遗泄。妇人白带)。用白茯苓(去皮)四两,挖空一处,填入猪苓四钱半,煮开多次人,取出晒干,去掉猪苓,研为末,化黄蜡调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嚼服一丸,空心服,唾液送下。以尿清为度,忌米醋。此方名“威喜丸”。 小便频多。用白茯苓(去皮)、干山药(去皮),在白矾水中渍过,焙干,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小便淋沥不禁。用白茯苓、示茯苓,等分为末,加不揉洗去筋,控干,以酒煮地黄汁捣成膏调为丸子,如梧子在。每嚼一丸,空心服,盐酒送下。 滑痢不止。用白茯苓一两、木香(煨)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紫苏木瓜汤送下。 妊娠水肿,小便不利,恶寒。用赤茯苓(去皮)、葵子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送下。 突然耳聋。用黄蜡不拘多少,和茯苓末细嚼。茶汤送下。 痔漏。用赤、白茯苓(去皮)、没药各二两,破故纸四两,在石臼中捣成一块,酒浸数日,取出,放入木笼蒸熟,晒干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酒送下。 水肿尿涩。用茯苓皮、椒目,等分煎汤,每日饮服。有效为止。 附方茯苓是真菌类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的菌核。常寄生在赤松或马尾松的根上。本品入药,有以下各种 茯苓皮:为茯苓的外皮。利不消肿。 赤茯苓:是除去茯苓皮后内部的淡红色部分。清利湿热。 白茯苓:是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健脾渗透湿。 茯神:是白茯苓中心穿有松树根者。宁心安神 神木:是茯苓中间的木块。治脚气挛痛。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