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 素问 · 生气通天论

两汉 : 无名氏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驰长。緛短为拘,驰长为痿。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汗出见湿,乃生痤疿。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因而大饮,则气逆。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诗人:

...
复制作者 无名氏
猜您喜欢

答稚春所寄诗卷

形式:

不见几多日,诗篇句句新。 沉吟堪脍炙,涂抹更精神。 世俗难知己,文章却解贫。 竹窗休苦思,思苦转愁人。

复制 林亦之 《答稚春所寄诗卷》

夏循矩先生挽词

形式:

叹惜青灯下,偏旁古字通。 读残五车去,赢得一生穷。 末俗轻前辈,何人念此翁。 伤心旧时宅,飒飒已如空。

复制 林亦之 《夏循矩先生挽词》

滕王阁怀古奉呈抚州别驾兼简户曹

形式:

城连帝子阁西头,水绕南昌故郡流。 山短天长鸥鹭小,夜深云净月星浮。 澹台墓暗竹根古,孺子亭荒荷叶秋。 漠漠沧江无了日,哦诗莫苦替人愁。

复制 林亦之 《滕王阁怀古奉呈抚州别驾兼简户曹》

秋试罢重九过沧峡

形式:

野阔村归如暮鸦,路沿溪曲似春蛇。 不谙水土愁多病,忽听乡谈喜近家。 一带青山将屋绕,数行绿竹倚门斜。 年年逆旅逢重九,今岁须看篱下花。

复制 林亦之 《秋试罢重九过沧峡》
类型:

记九月二十五夜梦中作

形式:

药圃幽人径,桃源处士居。 岁时虽屡改,踪迹尚如初。

复制 林亦之 《记九月二十五夜梦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