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往日春光亭下的流水,现在在哪里啊?日月如梭,我们头发都白了,打算怎么办啊!
友人再一次相见,我已不能适应变化不测的世事。出仕的热情淡薄了,自愧不如青松,青松在寒时也能守住本色。

注释
⑴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减兰。
⑵令:指赵晦之,名昶,海州人或涟水人,海州与涟水相邻。令:古代官名,知县,此时赵昶任高邮令。使君,非指太守,乃奉使官之意,故知“赵令”乃高邮令赵昶。
梭(suō):织布机上的部件,穿引很快。多用以比方往来迅速,如日月如梭。
拟奈何:打算怎么办。
官况阑珊(lán shān):意谓出仕为官的热情淡漠了。况:况味,境况和情味。阑珊:衰落,即将残尽。
青松守岁寒:指青松耐寒冷,终岁不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上片“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是说词人早年与赵晦之相识在春光亭下,那亭下的流水已不知逝去到什么地方了,回忆起当年交友,情深谊厚。从此词的下文“岁月如梭。白  首相看拟奈何”看,“春光亭下”云云,当指第一次密州相见之时,那时词人刚四十岁,尚属壮年,至此时的第三次赠词,词人已是五十六岁,故得称“白首”,且时隔十六年,也与“岁月如梭”相合。

  下片:“故人相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词人在“故人”面前,倾诉着自己别后的仕宦坎坷经历,有如赵晦之早年的失官东武令和“三仕已之无喜愠”等遭遇,但自己则更为悲惨,“官况”可谓大起大落,几度挫折,正是“世事年来千万变”的反映。结句“惭愧青松守岁寒”,是说自己难能如青松耐守岁寒一般,而倍感惭愧。

  词中的“白首相看拟奈何”、“惭愧青松守岁寒”诸句,虽慨叹时光流逝,无奈“岁月如梭”;但是词意却隐含着“壮志难酬”和坚守职责、不惧磨难的积极内涵。读之令人肃然起敬。全词曲尽心态,含蓄哿慨,笔力纵横,铸语自然。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四月东坡自杭返朝过高邮之时。是时,词人与高邮令赵晦之再一次相见,感慨颇多,于是写下这首词送给他。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诗人: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为尹拜石题芦塘舣棹图 其二

形式:

侬船镇日傍渔矶,倚桨红襟见亦稀。 底怪钱塘戴文进,燕支渲染钓师衣。

复制 朱景英 《为尹拜石题芦塘舣棹图 其二》

明吴江女子叶小鸾自写小影为顾鉴沙题 其四

形式:

泪叶飘零岁欲残,月明空怅画阑干。 春风鬓影丹青见,肯许弹琴近坐看。

复制 朱景英 《明吴江女子叶小鸾自写小影为顾鉴沙题 其四》

人日柬伯卿

形式:

此日新年胜,他乡旧雨稀。 快晴验人意,耽静息尘机。 酒快分筵斗,花怜隔院飞。 素心肯来访,深话趁斜晖。

复制 朱景英 《人日柬伯卿》

十月廿四日伯卿招饮即席有赠 其二

形式:

勋业君能树,衰迟我自知。 致身须及早,送老敢嗟卑。 橘失逾淮性,匏愆渡汉期。 一樽还慰藉,他日记天涯。

复制 朱景英 《十月廿四日伯卿招饮即席有赠 其二》

寒夜拜石过别新知可念作此

形式:

风雨禾中路,冰霜节后经。 朅来犹梦寐,相识岂飘零。 李白诗无敌,成连棹不停。 岁寒尊酒共,应惜一灯荧。

复制 朱景英 《寒夜拜石过别新知可念作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