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采石怀李白十首的拼音版

  • guò
    cǎi
    shí
    huái
    怀
    bái
    shí
    shǒu
  • zōng
    chén
  • dào
    chù
    chá
    qiū
    wàn
    zhòng
    cāng
    jiāng
    zhōng
    lóng
  • tiān
    fēng
    jǐn
    xiāo
    xiāng
    zhǐ
    wèi
    xiān
    rén
    zuì
    róng
宗臣介绍和宗臣诗词大全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
复制作者 宗臣
猜您喜欢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三十五

形式:

王嘉秀问:“佛以出离生死诱人入道,仙以长生久视诱人入道,其心亦不是要人做不好。究其极至,亦是见得圣人上一截,然非入道正路。如今仕者,有由科,有由贡,有由传奉,一般做到大官,毕竟非入仕正路,君子不由也。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遗了下一截,终不似圣人之全。然其上一截同者,不可诬也。后世儒者,又只得圣人下一截,分裂失真,流而为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亦卒不免为异端。是四家者,终身劳苦,于身心无分毫益,视彼仙、佛之徒,清心寡欲,超然于世累之外者,反若有所不及矣。今学者不必先排仙、佛,且当笃志为圣人之学。圣人之学明,则仙、佛自泯;不然,则此之所学,恐彼或有不屑,而反欲其俯就,不亦难乎!鄙见如此,先生以为何如?” 先生曰:“所论大略亦是。但谓上一截、下一截,亦是人见偏了如此。若论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一阴一阳之谓道’,但‘仁者见之便谓之仁,知者见之便谓之知,百姓又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仁、智岂可不谓之道,但见得偏了,便有弊病。”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三十五》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

形式:

“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六

形式: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六》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五十二

形式:

问:“道一而已,古人论道往往不同,求之亦有要乎?” 先生曰:“道无方体,不可执著,却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又曰:“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五十二》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六十四

形式:

问:“身之主为心,心之灵明是知,知之发动是意,意之所着为物,是如此否?” 先生曰:“亦是。”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