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座主大司徒马石渚先生还南都的拼音版

  • fèng
    sòng
    zuò
    zhǔ
    shí
    zhǔ
    xiān
    shēng
    huán
    nán
    dōu
  • mín
    biǎo
  •  
     
     
     
    huái
    hǎi
    shēng
    huá
    jùn
    qīng
    wàng
    yōu
  •  
     
     
     
    jīng
    lún
    míng
    zhǔ
    yòng
    xìng
    shù
    rén
    qiú
  •  
     
     
     
    yuè
    zhuó
    zhēng
    xiān
    zhù
    lín
    wǎn
    shōu
  •  
     
     
     
    cháng
    shā
    cóng
    yǎn
    jiǎn
    yán
    jiào
    yān
    liú
  •  
     
     
     
    gòng
    zhì
    zhǎng
    xiāng
    yíng
    hóu
  •  
     
     
     
    yóu
    xuān
    lǎn
    jǐng
    biàn
    ōu
  •  
     
     
     
    zhòng
    chóu
    yuǎn
    hái
    jiāng
    zhōu
  •  
     
     
     
    wēi
    léng
    jiā
    chì
    diàn
    zài
    gāo
    qiū
  •  
     
     
     
    gàn
    xīng
    xiàng
    bān
    qiè
    miǎn
    liú
  •  
     
     
     
    yǐn
    jīng
    cháng
    duàn
    fén
    zhú
    qióng
    sōu
  •  
     
     
     
    tuī
    cháo
    qīng
    zhōng
    chè
    ruì
    móu
  •  
     
     
     
    wàn
    fāng
    shēn
    móu
  •  
     
     
     
    fēi
    wǎn
    qīng
    hǎi
    qiú
    lín
    jiè
    qiū
  •  
     
     
     
    suì
    shí
    cáng
    jié
    dòng
    zhé
    nóng
    yōu
  •  
     
     
     
    tuán
    xuē
    jiē
    quán
    rèn
    cāo
    chí
    shí
    zhōu
  •  
     
     
     
    míng
    gāo
    zhū
    lǎo
    xùn
    chén
    liú
  •  
     
     
     
    dān
    xuán
    qīng
    guān
    zhǐ
    jìng
    xiū
  •  
     
     
     
    wèi
    duō
    diào
    shuǐ
    hàn
    xiè
    měi
    zhèn
    chén
  •  
     
     
     
    shèng
    jīn
    shuí
    wéi
    wén
    gèng
    xiū
  •  
     
     
     
    tán
    shī
    zōng
    zhèng
    nuò
    hàn
    jié
    yīng
    liú
  •  
     
     
     
    zǎo
    jìng
    xián
    yíng
    chè
    chǎng
    jiào
    chóu
  •  
     
     
     
    wēi
    cái
    dāo
    lài
    diāo
    sōu
  •  
     
     
     
    jié
    guǎn
    jiē
    chuí
    chì
    liáng
    yuán
    yàn
    yóu
  •  
     
     
     
    yǒng
    yán
    péi
    yàn
    zhǎng
    de
    fèng
    qīng
    chóu
  •  
     
     
     
    zhé
    kōng
    dàng
    qióng
    chěng
    yóu
  •  
     
     
     
    yáo
    xīn
    suí
    zhàng
    juān
    jué
    bié
    zhōu
  •  
     
     
     
    shì
    shì
    yún
    shēng
    yuè
    qiú
  •  
     
     
     
    chuī
    gǒu
    jiān
    jiāng
    hàn
    yǒu
    qiú
  •  
     
     
     
    suí
    zhū
    niǎo
    piāo
    piāo
    ǒu
    bái
    ōu
  •  
     
     
     
    yuàn
    gōng
    guī
    dǐng
    zhóu
    liù
    fèng
    huáng
    yóu
黎民表介绍和黎民表诗词大全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
复制作者 黎民表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草部 · 薄荷

形式:

释名 菝活、蕃荷菜、吴菝活、南薄荷、金钱薄荷。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 清上化普(利咽膈,治风热)。用薄荷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噙含一丸。用白沙糖调丸亦可。 眼睑红烂。用薄荷在生姜中浸一夜,取出晒干,研为末,每取残,泡热激发中洗眼。 瘰疬。用新薄荷二斤,捣烂取汁,皂荚一个,水浸去皮,黑牵牛(半生半炒)各一两,皂荚仁一两半,一起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连翘汤送下。 鼻血不止。用薄荷汁滴入鼻中,或以干薄葆水煮,棉球裹汁塞鼻。 血痢不上。用薄葆叶煎汤常服。 火毒成疮。用薄荷煎汁随时涂搽。 附方 薄荷能消风散热,也能引热外出,故治骨蒸痨(肺结核)、小儿惊狂、大热等下,常用它作为引药。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薄荷》

本草纲目 · 草部 · 细辛

形式:

释名 亦名小辛、少辛 气味 辛、温、无毒。李明珍说:辛、温能散,所以各种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带气、惊等症,可用本品治疗。口疮喉痹等用它,是因它能散浮热。辛能泄肺,所以风寒咳嗽等症可用它;辛能补肝,所以胆气不足、惊、眼目等症可用它;辛能润燥,所以耳闭、便涩者可用它。 主治 中风(突然倒下,不省人事)。用细辛末吹入鼻中。 虚寒呕哕,饮食不下。用细辛(去叶)半两、丁香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一钱,柿蒂汤送下。 小儿客忤(按:本病症状是:面青,惊痛,不能说话;或颈项强硬,出现险象;或在夜中忽然惊啼不止)。用细辛、桂心,等分为末,每服少许放入小儿口中。 口舌生疮。用细辛、黄连,等分为末,搽患处,漱去涎汁。治小儿口疮,可用醋调细辛末贴敷脐上。 牙齿肿痛。口中溃烂,用细辛煎成浓汁,多次漱口,热含冷吐。 鼻中息肉。用细辛末时时吹入。 耳聋。用细辛末溶在黄蜡中,团成小丸。每棉裹一丸。塞耳中。此方名“聪耳丸”。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细辛》

本草纲目 · 草部 · 黄岑

形式:

释名 腐肠、空肠、内虚、经芩、黄文、印头、苦督邮。内部实在的叫子芩、条芩、鼠芩。 气味 (根)苦、平、无毒(一称大寒)。 主治 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女带下、手足寒热,宜服“三黄丸”。随季节而不同。按上列三药的右诹,春季用量是:四两一三两一四两;夏季是:六两一一两一七两;秋季是:六两一三两一三两;冬季是:三两一五两一二两。配好后捣碎和蜜做成丸子,如乌豆大。每服五丸,渐增至七丸。一天服三次。一月后病愈。久服使人健壮。 胸部积热。用黄芩、黄连、黄蘖,等分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开水送下。此方名“三补丸”。 肤热如火烧,骨蒸(结核)痰嗽等。用黄芩一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一次服下。 肝热生翳。用黄芩一两、淡豉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以熟猪肝裹着吃,温汤送下。一天服二次。忌食酒、面。 吐血、鼻血、下血。黄芩一两,研末,每取三钱,加水一碗,煎至六成,和渣一起温服。 血淋热痛。用黄芩一两,水煎,热服。 妇女绝经期的年龄已过,仍有月经或月经过多。用黄芩心二两,浸淘米水中七天,取出炙干再浸,如此七次,研细,加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安胎清热。用芩、白术,等分为末,调米汤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磅下。药中加神曲亦可。 产后血渴,饮水不止。用黄芩、麦门冬,等分为末,水煎,温服。 附方 黄芩的主要功用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本品“得酒,上行;得猪胆汁,除肝胆火;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下痢;得桑白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黄岑》

本草纲目 · 草部 · 缩砂密

形式:

气味 (仁)辛、温、涩、无毒。 主治 冷滑下痢。有缩砂仁研细,调入羊肝切片中,瓦上焙干,再研细,加与砂仁等量的干姜末,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缩砂仁(炮)、附子、干姜、厚朴、陈桔皮,等分为末,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大便下血。用缩砂仁为末,热米汤送服二钱。以愈为度。 小儿脱肛。用缩砂去皮研细,擦在一片已剖开的猪腰子中,捆好煮熟,给病孩吃。另服白矾丸。气逆肿喘者,痛难治好。 遍身肿满,阴部亦肿。用缩砂仁、土儿狗,等分研细,和老酒饮服。 痰气膈胀,用砂仁捣碎,在萝卜汁中浸透,焙干研细,每服一、二钱,开水送下。 咳逆。用砂仁(洗净,炒过,研细)、生姜(连皮)等分,捣烂。饭后过一段时间,热酒泡服。 胎动(跌坠动胎,痛不可忍)。用缩砂炒热,去皮用仁,捣碎。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服后,如觉腹中发热而胎有活动者,即胎已安。 血崩。用缩砂仁在瓦上焙干,研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热拥咽痛。用缩砂壳研细,水服一钱。 牙痛。口中常嚼缩砂仁,有效。 口疮。有缩砂壳煅后研细,擦患处。 鱼骨鲠喉。用缩砂、甘草,等分为末,棉花裹好含口吕,咽汁,骨随痰涎吐出。 误吞金属等物。用缩砂煎浓汤饮下,可将外排出。 附方 缩砂密的主要功用是:和胃醒脾、行气宽中、安胎。其成熟的种子称为缩砂仁,亦简称砂仁;其成熟干燥的果实称为缩砂壳或壳砂。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缩砂密》

本草纲目 · 草部 · 兰草

形式:

释名 (闲)、木香、香水兰、女兰、香草、燕尾香、大泽兰、兰泽草、煎泽草、省头草、都梁香、孩儿菊、千金草。 气味 (叶)辛、平、无毒。 主治 除胸中痰癖,治消渴,消痈肿,生血、调气,煮水,可以洗风病,可以解食牛马肉中毒。 附方 兰草和兰花,在植物学上根本不是同一科的东西,但许多人没有作仔细的实际观察,往往把这两者混同起来。连对本草有研究的寇苕(宋人)和朱震亨(元人)也认为兰花就是兰草,李时珍为此,特在《本草纲目》中的兰草条专门写了一段正误,把这两种植物从形态上辨清。他说,医书是为实用而写的,汉有把药物弄错。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