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岁寒雅集同王后张钱越江顾九恒彭椒嵓吴万子孙恺似王昆绳钱玉友徐子贞高远修孙子未王岩士陈叔毅汤西厓谈未庵冯文子俞大文家荆州作二首 其二的拼音版

  • yàn
    tái
    suì
    hán
    tóng
    wáng
    hòu
    zhāng
    qián
    yuè
    jiāng
    jiǔ
    héng
    péng
    jiāo
    yán
    wàn
    sūn
    kǎi
    shì
    wáng
    kūn
    shéng
    qián
    yǒu
    zi
    zhēn
    gāo
    yuǎn
    xiū
    sūn
    zi
    wèi
    wáng
    yán
    shì
    chén
    shū
    tāng
    西
    tán
    wèi
    ān
    féng
    wén
    zi
    wén
    jiā
    jīng
    zhōu
    zuò
    èr
    shǒu
    èr
  • chá
    shèn
    xíng
  • yán
    huā
    yán
    shěn
    shěn
    yóu
    nián
    shí
    zài
    jiǔ
    xún
  • màn
    huí
    tóu
    chéng
    zuó
    mèng
    měi
    cóng
    shī
    jiǎn
    chū
    xīn
  • cán
    yuè
    zūn
    qián
    lěi
    duǎn
    bīng
    shuāng
    suì
    wǎn
    yín
  • tóng
    diào
    shàng
    liú
    gōng
    děng
    zài
    gǎn
    píng
    zi
    shuō
    zhī
    yīn
查慎行介绍和查慎行诗词大全

查慎行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
复制作者 查慎行
猜您喜欢

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门人徐爱录 · 十

形式:

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今曰道心为生,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门人徐爱录 · 十》

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徐爱跋

形式:

爱因旧说汩没,始闻先生之教,实是骇愕不定,无入头处。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如说“格物”是“诚意”的工夫,“明善”是“诚身”的工夫,“穷理”是“尽性”的工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工夫,“博文”是“约礼”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诸如此类,始皆落落难合。其后思之既久,不觉手舞足蹈。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徐爱跋》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十七

形式: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十七》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四

形式: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 曰:“然。” 他日,澄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 曰:“仁、义、礼、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引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四》

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门人徐爱录 · 五

形式: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唯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 先生曰:“试举看。”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什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什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门人徐爱录 ·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