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郑补阙的拼音版

  • zhèng
    quē
  • luó
    yǐn
  • mén
    qián
    shù
    rèn
    qiáng
    měi
    jīng
    guò
    chù
    yóu
    liáng
  • cóng
    qīng
    suǒ
    yīn
    jiàn
    ēn
    zài
    dān
    xīn
    wàng
  • wèi
    biàn
    便
    wèi
    chán
    kǒu
    zhǐ
    yīng
    tān
    cǎo
    jiàn
    shū
    máng
  • bié
    lái
    chóu
    cuì
    zhī
    duō
    shǎo
    liǎng
    huái
    huā
    shàng
    huáng
罗隐介绍和罗隐诗词大全

罗隐

罗隐,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
复制作者 罗隐
猜您喜欢

嵩山寻冯鍊师不遇

形式:

青溪访道凌烟曙,王子仙成已飞去。更值空山雷雨时,云林薄暮归何处。

复制 崔曙 《嵩山寻冯鍊师不遇》

形式:

夜台一闭无时尽,逝水东流何处还?田家收已尽,苍苍只白茅。

复制 崔曙 《句》
类型:

王安石待客

形式: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复制 曾敏行 《王安石待客》

乐毅论

形式:

  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莒即墨为劣是以叙而论之。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廻而难通,然后已焉可也,今乐氏之趣或者其未尽乎,而多劣之。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哉,观乐生遗燕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与,其喻昭王曰:伊尹放太甲而不疑,太甲受放而不怨,是存大业于至公,而以天下为心者也,夫欲极道之量,务以天下为心者,必致其主於盛隆,合其趣於先王,苟君臣同符,斯大业定矣。于斯时也,乐生之志,千载一遇也,亦将行千载一隆之道,岂其局迹当时,止於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也。不屑苟得则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则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夫讨齐以明燕主之义,此兵不兴于为利矣。围城而害不加於百姓,此仁心著於遐迩矣,举国不谋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令於天下矣;迈全德以率列国,则几於汤武之事矣,乐生方恢大纲,以纵二城,牧民明信,以待其弊,使即墨莒人,顾仇其上,愿释干戈,赖我犹亲,善守之智,无所之施,然则求仁得仁,即墨大夫之义也,任穷则从,微子适周之道也,开弥广之路,以待田单之徒,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之志。使夫忠者遂节,通者义著,昭之东海,属之华裔。我泽如春,下应如草,道光宇宙,贤者托心,邻国倾慕,四海延颈,思戴燕主,仰望风声,二城必从,则王业隆矣,虽淹留於两邑,乃致速於天下,不幸之变,世所不图,败於垂成,时运固然,若乃逼之以威,劫之以兵,则攻取之事,求欲速之功,使燕齐之士流血于二城之间,侈杀伤之残,示四国之人,是纵暴易乱,贪以成私,邻国望之,其犹犲虎。既大堕称兵之义,而丧济弱之仁,亏齐士之节,废廉善之风,掩宏通之度,弃王德之隆,虽二城几于可拔,覇王之事,逝其远矣。然则燕虽兼齐,其与世主,何以殊哉?其与邻敌,何以相倾?乐生岂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顾城拔而业乖,岂不知不速之致变(哉),顾业乖与变同,由是言之,乐生之不屠二城,其亦未可量也。

复制 夏侯玄 《乐毅论》

感情

形式:

青山长寂寞,南望独高歌。四海故人尽,九原新垄多。 西沉浮世日,东注逝川波。不使年华驻,此生能几何。

复制 于武陵 《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