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徐爽见寄的拼音版

  • yùn
    shuǎng
    jiàn
  • 宿
  • liǎng
    qīng
    shēn
    píng
    shí
    gǎn
    tàn
    yīng
    shěn
  • zhū
    shì
    zhǎng
    sān
    chǐ
    kuàng
    dōu
    lái
    zhí
    shù
    jīn
  • huī
    rén
    sàng
    ǒu
    suō
    shēng
    shù
    jiāo
    yīn
  • nián
    lái
    xiǎng
    jiàn
    qióng
    zhī
    jiǔ
    mèng
    dào
    zhú
    lín
胡宿介绍和胡宿诗词大全

胡宿

《全唐诗》收诗19首,小传云:“胡宿,唐末人。”误。胡宿(995—1067),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登进士第。历官翰林学士等职。官至枢密副使。卒谥文恭。《宋史》有传,《欧阳文忠公文集......
复制作者 胡宿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草部 · 王不留行

形式:

释名 禁宫花、剪金花、金盏银台。 气味 (苗、子)苦、平、无毒。 主治 鼻血不止。用王不留行连茎、叶阴干,煎成浓汁温服。很快见效。 大便后下血。用王不留行研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 刀伤失血。用王不留行十分,蒴翟叶十分,桑根白皮十分,川椒三分,甘草十分,黄芩、干姜、芍药、厚朴各二分,前三味,烧存性,后六味,研为末。两组和匀。治在伤。每服一匙,水送下;治小伤,只须用末敷伤处即可。妇女产后亦可服用。此方名“王不留行散”。 妇女乳少。用王不留行、穿山甲(炮)、龙骨、瞿麦穗、麦门冬,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服药后再吃猪蹄汤,并一日数次用木梳乳,助乳汁流出。此方名“涌泉散”。 头风白屑。用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为末,干搽头上。第二天清晨篦去。 痈疽诸疮。用王不留行、桃枝、茱萸根皮各五两,蛇床子、牡荆子、苦竹叶、蒺藜子各三程式,大麻子一升,以水二头号半,煮取一斗,多次洗患处。此方名“王不留行汤”。 疔肿初起。用王不留不行子研为一末,加蟾蜍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丸,酒送下。汗出即愈。 附方 王不留行以善于行血知名“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所以叫“王不留行”,但流血不止者,它又可以止血。在妇科,王不留行又是发乳的良药,常与穿山甲同用,俗谚有“穿出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的说法,可见本品通乳汁的作用是很显著的。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王不留行》

本草纲目 · 草部 · 天名精

形式:

释名 亦名天蔓菁、天门精、地菘、玉门精、麦句姜、蟾蜍兰、蛤蟆蓝、蚵草、豕首、彘颅、活鹿草、刘草、皱面草、母猪芥。果实名鹤虱,根名杜牛膝。 气味 (叶、根)甘、寒、无毒。李明珍说:“微辛、甘、有小毒”。 主治 吐血。用天名精晒干研细,每服一、二钱,茅花泡汤调服。 咽喉肿塞,痰涎壅滞。用天名精根、叶捣汁,鹅毛蘸取扫入喉部。又方:用天名精、鼓捶草一同捣汁灌下。灌喉不行,可灌鼻。有吐就好。又方:天名精(春夏用茎,秋冬用根)一把、青矾半两,同研细,点患处,食吐脓血、痰涎即愈。 风毒瘰疬。用地菘捣烂敷患处,药干后即更换。 疔疮肿毒。用地菘叶和酒糟一起,捣烂敷患处。 蛔虫、蛲虫。用鹤虱研为细末,每服一匙,肥肉汤送下。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天名精》

本草纲目 · 草部 · 箬

形式:

释名 箬,音若。亦名辽叶。 气味 (叶)甘、寒、无毒。 主治 咽喉闭痛。用箬叶、灯心草,烧灰,等分吹喉部,有效。 肺壅、流鼻血。用箬叶(烧灰)、白面各三钱,研匀,清水冲服二钱。 月经不止。用箬叶灰、蚕纸灰,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肠风便血。用箬叶烧存性,每次服三匙,空心服,糯米汤送下。药中加少许麝香亦可。 小便不通。用干箬叶一两,烧灰,加滑石半两,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妇女吹乳。用端阳节包粽子的箬叶烧灰,每服二钱,酒送下。累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箬》

本草纲目 · 草部 · 蓑荷

形式:

释名 亦名覆菹、草、苴、苴、嘉草。 气味 (根)辛、温、有小毒。(叶)苦、甘、寒、无毒。 主治 喉舌疮烂。用荷根泡酒半日,取汁含漱。 吐血、痔血。用荷根一把,捣汁三升内服。 月经不调。用荷根,切细,加水煎取二升,再加一点酒,空心服。 受寒声哑。用荷根二两,捣烂取汁,加酒一碗,和匀,细细饮服。 伤寒时症(温病初起,头痛,发热,脉盛)。用荷根、叶一起捣烂,榨汁服三至四升。 杂物入目。用白荷根取心捣出汁,取汁滴入目中,杂物自出。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蓑荷》

本草纲目 · 草部 · 蒺藜

形式:

释名 名茨、旁通、屈人、止行、休羽、升推。 气味 (子)苦、温、无毒。(白蒺藜:甘、温、无毒) 主治 腰脊痛。用蒺藜子捣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胡豆大,每服二丸,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通身浮肿。有杜蒺藜每日煎汤洗。 大便风秘。用蒺藜子(炒)一两、猪牙皂荚(去皮、酥炙)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盐茶汤送下。 月经不通。有杜蒺藜、当归,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难产(胎在腹中,胞衣亦不下;或者胎死)。用蒺藜子,贝母各四两,共研为末,米汤冲服三钱。过一会如仍不下,可再次服药。 蛔虫病。用初秋采集的蒺藜子,阴干收存。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多年失明。用初秋采集的蒺藜子,阴干捣成散,生前了一匙,饭后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牙齿动摇。用蒺藜去角,生研五钱,加水淡浆水半碗,盐少许,温时漱口,甚效。或以蒺藜根烧灰贴牙,亦能固齿。 鼻塞多年,不闻香臭。用蒺藜两把,加水一大碗煮取半碗,先令病人仰卧。满口含饭。随好以药汁一合灌入鼻中,如不通,可再灌。至鼻中喷出一、两个小肉坨(息肉)子,病即愈。 面上瘢痕。用蒺藜子、山栀子各一合,共研为末。加醋调匀。夜涂脸上,清晨洗去。 白癜风。用白蒺藜子六两,生捣为末。每服二钱,热水送下。一天服二次。一月后断根。服至半月时,白处见红点,即预示有效。 疔肿。用蒺藜子一升,火熬,捣烂,以醋调匀封疮上。拔根即愈。 蠼螋尿疮。用蒺藜叶捣烂敷患处。如无叶,可用子代替。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蒺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