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的拼音版

  • guì
    zhī
    xiāng
    ·
    ·
    guān
    yǒu
    gǎn
    láng
    zhōng
  • chén
    liàng
  •  
     
     
     
    tiān
    gāo
    zhēng
    yuè
    fēn
    míng
    qiū
    róng
    xīn
    guì
    chū
    shōu
    sān
    shí
    liù
    gōng
    dōu
    sàn
    luò
    rén
    jiān
    qún
    huā
    xián
    fán
    xiàng
    qiū
    wǎn
    huàn
    huí
    chūn
    céng
    yōu
  •  
     
     
     
    shì
    tiān
    shàng
    xiāng
    shèng
    guài
    shù
    xiāng
    fēng
    shí
    xiāng
    zuò
    duì
    huā
    páng
    dàn
    jiàn
    jīn
    róng
    zhǐ
    jiě
    tiān
    qiū
    kuàng
    dōng
    liáng
    huáng
    shí
    tài
    qiǎn
    bèi
    shí
    tài
    yuǎn
    ài
    xún
    gāo
    zhú
陈亮介绍和陈亮诗词大全

陈亮

陈亮,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
复制作者 陈亮
猜您喜欢

拟题滕王阁次韵

形式:

秋日江边访高阁,停桡几向洲前泊。 时移世变那复见,漫记滕王昔年作。 忆昔滕王游宴时,鸣珰振羽何瑰奇。 山风泠泠动豪吹,浦云冉冉度哀丝。 四时亦有邦人共,里市招摇盛宾从。 治理都忘侯度艰,玩愒惟将赏心纵。 豪华已矣不必论,遗迹空有文章存。 鼓钟考击老氏殿,鱼龙啸舞江涛门。 盛衰常数岂惟此,万事风花无不尔。 舟人捩舵且复行,长啸一声渺烟水。

复制 孙承恩 《拟题滕王阁次韵》

送李海楼之襄阳歌

形式:

襄阳江水扬洪波,襄阳之山高嵯峨。 跨荆引蜀控南北,地重物蕃当险扼。 名邦作牧须俊贤,吾松李侯无与肩。 刑书三千浩云烟,侯也一一能精研。 况侯壮年才力富,心地炯炯涵秋露。 致身金紫非偶然,千里骅骝见高步。 小施大受理则优,恢恢眼底无全牛。 退食自公多暇豫,不妨吊古还寻幽。 卧龙冈上秋云冷,堕泪碑前芳草暝。 鹿门月色自古今,习池风光谁管领。 羊葛勋名传不诬,期侯将来名与俱。 若过习池就试问,还有高人庞孟无。

复制 孙承恩 《送李海楼之襄阳歌》

题屏障

形式:

团团碧树遮宫墙,老梅吹香春昼长。锦屏三面围绣床,中间独踞长髯郎。 乌纱峨峨姣服芳,指顾意态何徜徉。莺莺燕燕侍两傍,八姝妍丽非寻常。 明眸皓齿云鬓光,便儇绰约宛清扬。迎风娇立垂轻纕,行行环佩摇鸣珰。 龙脑入缕生暖香,馀寒犹试罗衣裳。争妍竞媚夸新妆,承颜贾宠未肯降。 粉香丛作温柔乡,欢娱镇日心始偿。生平事业成亡羊,共言此乐殊未央。 此乐殊未央,岂知浮世多沧桑。古今頫仰炊黄粱,百年忧乐都两亡。 当时盛丽今渺茫,漫言遗迹存缥缃。翰林先生铁石肠,因观此图长慨慷。 靡曼自昔招不祥,养心寡欲圣所臧,不独有国惩淫荒。

复制 孙承恩 《题屏障》

送郑东湖

形式:

我昔南雍识郑子,頫仰乾坤三十年。 中间万事何不有,浮沉变幻如飞烟。 郑子才气自超特,读书五车富文墨。 脱颖期看出万人,低回坎坷谁能惜。 朅来驰驱佐郡忙,有才无地堪回翔。 英气往往不自秘,珠光玉洁难摧藏。 兹晨逢我喜绝倒,昔皆少年今已老。 只用高吟慰寂寥,莫思往事伤怀抱。 男儿有身慎勿轻,百年意气须峥嵘。 不见古来贤豪士,岂必卿相方垂名。 疾风吹帆子当发,楚水吴山坐超忽。 抚剑长歌遥送君,后夜相思共明月。

复制 孙承恩 《送郑东湖》

岁聿其暮送朱东原司教东平六章

形式:

岁聿其暮,翔翔萧萧。 言策其驽,送子于郊。 岁聿云暮,寒日翳翳。 伤子不逢,感我出涕。 驱车辚辚,徒御倾倾。 式遄子行,我心用宁。 言言东平,鲁邦之域。 宫墙崇崇,懋子嘉绩。 金则有砺矣,木则有矩矣。 造尔多士,子其处矣。 胡子匪宜我,独与子暌离。 孰辅吾仁,孰砭我疵。 岂无友朋,不如子心知。

复制 孙承恩 《岁聿其暮送朱东原司教东平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