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长史李少府入蜀的拼音版

  • sòng
    zhǎng
    shǐ
    shào
    shǔ
  • hán
    hóng
  • xíng
    xíng
    chū
    guān
    chí
    nán
    wàng
    qiān
    shān
    jìn
  • jiàn
    tóng
    yīng
    zàn
    xiào
    wén
    shǔ
    dào
    yòu
    kān
    bēi
  • chéng
    wǎn
    qīng
    jiāng
    shàng
    hán
    bái
    shí
  • bié
    hòu
    xīn
    jūn
    jiàn
    shān
    zhōng
    shì
    xiāng
韩翃介绍和韩翃诗词大全

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
复制作者 韩翃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石部 · 浮石

形式:

释名 亦名海石、水花。 气味 咸、平、无毒。李明诊认为性大寒。 主治 咳嗽不止。用浮石研细,煎水服,或和蜜做成丸子吞服。 消渴。用浮石、青黛等分,加麝香少许,共研细。每服一钱,温水送下。又方:浮石、蛤粉、蝉蜕,等分为末,加鲫鱼胆七个。每次调服三钱。 血淋砂淋,小便涩痛。用浮石粉二钱,生甘草煎汤调服。 疝气(阴茎缩小,阴囊肿大)。用木通、茯苓、麦门冬共煎为汤,每次送服浮石粉二钱。又方:浮石、香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姜汁送下。 耳底有脓。用浮石一两、没药一钱、麝香三分,共研细,吹入耳底。底前,须揩净耳底的脓汁。 下疳。用浮石(火煅、醋淬,反复数次)二两、金银花一两,共研细,每服二钱半,水煎服。病在唇边者,饭后服药;病在阴部者,饭前服药。患病已一年者,服药半年可愈。 背疮。用浮石半两、没药二钱半,共研为末,加醋、糊少许,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如梧子大。每服六、七丸,临卧时服,冷酒送下。 各种恶疮。治法同上。 附方 浮石是一种较常用的中药。现在市面上卖的有两种:一种即浮石,为火山岩浆形成的石块;一种叫石花,乃石珊瑚类的骨骼。两种的药效相同。《本草纲目》所描述者是前一种。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石部 · 浮石》

本草纲目 · 石部 · 戎盐

形式:

释名 亦名胡盐、羌盐、青盐、秃登盐、阴士盐(按:即现在所称的大青盐)。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小便不通。用戎盐一枚,如弹丸大,加茯苓半斤、白术二两,水煎服。 风眼烂脸。用戎盐化水点眼。 痔疮漏疮。用白矾四两、青盐四两,共研为末,装入猪尿脬中,阴干。每服五钱,空心服,温水送下。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石部 · 戎盐》

本草纲目 · 石部 · 马脑

形式:

释名 玛瑙。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辟恶,熨目赤烂。主目生陪翳,为末,日点。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石部 · 马脑》

本草纲目 · 石部 · 蓬砂

形式:

释名 亦名鹏砂、盆砂。一作硼砂。 气味 苦、辛、暖、无毒(李明珍认为:甘、微咸、凉、无毒)。 主治 鼻血不止。用硼砂一钱,水冲服立止。 肺痨。用硼砂、硇砂、兔屎,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生甘草一分,以水一杯揉汁,送药丸下。 咽喉谷贼(按:指咽喉为谷物芒刺所伤,引起肿痛)。用硼砂、硭硝,等分为末,取半钱和蜜含咽。 咽喉肿痛。用硼砂、白梅等分,捣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经一丸。 喉痹、牙疳。用硼砂粉吹痛处。 骨鲠在咽。用硼砂一小块含化咽汁。 弩肉瘀突。用硼砂一钱、片脑少许,研细,以灯草蘸药点弩肉上。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石部 · 蓬砂》
类型:

本草纲目 · 石部 · 硝石

形式:

释名 亦名硭硝、苦硝、焰硝、火硝、地霜、生硝、北帝玄珠。 气味 苦、寒、无毒。李明珍认为:应该是辛、苦、大温、无毒。 主治 头痛欲死。以硝石末吹鼻内,即愈。 心腹痛。以硝石、雄黄各一钱,研细。每点少许在眼眶内,即愈。此方名“火龙丹”。 腰腹痛。也用火龙丹。 眼红肿痛。用硝石研细,卧时取黍米大点眼眶内。次早,盐水洗去。 眼目障翳。用硝石一两,熔于铜器中,加水飞过的铅丹二分、片脑二分。点眼。 喉痹。用硝石一两半、白僵蚕一钱、硼砂半两、脑子少许,共研细,吹喉内。 伏暑泻痢,肠风下血。用硝石、硫磺各一两,白矾、滑石各半两,面粉四两,共研细,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清水送下。 五种淋疾(一、劳淋:劳倦虚损,小便不通,小腹急痛。二、血淋:小便不出,只是下血,疼痛满急。三、热淋:小便红热,脐下急痛。四、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滴。五、石淋:尿不能出,只下石砂,小腹胀痛)。用上等硝石一两,研细,每服二钱。劳淋者,用葵子末煎汤送下,通后应服补虚丸散。血淋者,热淋者,都有冷水送下。气淋者,用木通煎汤送下。石淋者,用温水送下,但须先将药末在锅内隔纸炒过。此方名“透格散”。一般小便不通者。也可服透格散,小麦汤送下。 背疽初起(恶寒,背上现疮肿瘾疹)。用硝石三两,溶开水一升中泡化。然后以厚毛巾浸水拧干在患处。巾冷再换。 女劳黑疸(傍晚时便恶寒发热,膀胱急,小腹满,全身发黄,只是额头黑,故称“黑疸”)。用硝石、矾石(烧过),等分为末,每服一茶匙,大麦汁送下。一日服三次。服后,如小便变黄,小便变黑,即为将愈之象。 附方 硝石初煎炼时,有细芒,状如朴硝,因此也有“硭硝”之名。与来源于朴硝的硭硝是不同类的东西。(按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朴硝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钠。)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石部 · 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