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酱的拼音版

  • hòu
    jiàng
  • yáng
    wàn
  • yǒu
    píng
    yīng
    zhì
    juǎn
    jiāng
    jiāng
    hǎi
    lái
  • xuán
    shuāng
    dòng
    guī
    hóng
    rǎn
    zhū
    tāi
  • zhǎ
    jiān
    xiā
    zhǎ
    cái
    gèng
    cái
  • píng
    zhāng
    kān
    fàn
    duàn
    sòng
    gèng
    sān
    bēi
杨万里介绍和杨万里诗词大全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
复制作者 杨万里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谷部 · 烧酒

形式:

释名 火酒、阿剌吉酒。 气味 辛、甘、大热、有大毒。 主治 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治霍乱疟疾噎膈、心腹冷痛、阴毒欲死;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洗赤目肿痛,有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烧酒》

本草纲目 · 谷部 · 黎豆

形式:

释名 狸豆、虎豆、狗爪豆、八升豆 气味 甘微苦,温,有小毒。 主治 治脾胃虚寒、胃脘痛、风寒咳嗽。 附方 狸豆野主,山人亦有种之者,三月下种生蔓,其叶如豇豆叶,但文理偏斜。六、七月开花成簇,紫色,状如扁豆花,一枝结荚十余,长三、四寸,大如拇指,有白茸毛,老则黑而露筋,宛如干熊指爪之状,其子大如刀豆子,淡紫色,有斑点如狸文,煮去黑汁,同猪鸡肉再煮食,味乃佳。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黎豆》

本草纲目 · 菜部 · 石耳

形式:

释名 灵芝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泻血脱肛。有石耳五两(炒)、白枯矾一两、密陀僧半两,共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在。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明目益精。久服益色。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菜部 · 石耳》

本草纲目 · 谷部 · 黍

形式:

释名 赤黍名门、糜,白黍中芑,黑黍中季节距,一稃二米名痞。 气味 黍米:甘、温、无毒。久食令人多热烦。 丹黍米:甘、微寒、无毒。 黍茎和根:辛、热、有小毒。 主治 黍米:烧灰和油涂跌打伤,能止痛,不作瘢;嚼浓汁,涂小儿鹅口疮,有效。 丹黍米:止咳嗽,退热,亦治泄痢鳖瘕。 黍茎和根:利小便,止喘,去浮肿。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黍》

本草纲目 · 谷部 · 大豆豉

形式:

释名 (淡豉)苦、寒、无毒。(蒲州豉)咸、寒、无毒。 气味 伤寒发汗(冰痛、身热、脉洪)。用葱白一小把、豉一升,棉裹住,加水三程式,煮成一升,一次服下。如不出汗,再服一次,并加葛根三两。又不出汗仍须再服,并加麻黄三两。又方:用葱汤煮米粥,加盐豉吃下,取汗。又方:用豉一升、加童便三升,煮成一升,分次服,取汗。 伤寒不止不解,胸中闷恶。用豉一升、盐一合,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半,分次服,取吐。 血痢不止。用豉、大蒜等分,捣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送下。 疟疾寒热。煮豉汤饮服,大吐即愈。 盗汗不止。用豉一升,微炒香,放清酒三升中泡三天,取汁服(冷热均可)。如无效,可多服几剂。 痰喘(雨天便发,坐卧不安,饮食不进)。用淡豆豉一两,蒸过,捣极烂,加砒霜末一钱,枯白矾三钱,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七丸,病甚者九丸,小儿五丸,冷茶或冷水送下。 膝挛骨痛。用豉三、五升,九蒸九晒,泡酒中,每空心饮适量。 喉痹不语。煮豉汁一程式服,盖被发汗。同时把桂末放在舌下含咽。 口舌生疮,胸膈疼痛。用焦豉末含一夜即愈。 胎动。用豉汁炒服。 小儿丹毒。用豉炒至烟尽,研为末,油调敷涂。 背痈。用香豉三升,加少量水捣成泥,照肿处大小作饼,厚约三分,铺疮上,留孔,以艾火烘灸。勿令肉破,一天二次。 蠼螋尿疮。用豉捣烂敷涂。 筋骨跌伤。用豉三升、水三程式,煎成浓汁饮服。 服药过量。饮豉汁。 脚肿。饮豉汁,以渣敷肿处。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大豆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