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城赋

淡平野之霭霭,忽孤城之如块。
风吹沙以苍莽,怅楼橹之安在。
横门豁以四达,故道宛其未改。
彼野人之何知,方伛偻而畦菜。
嗟夫,昆阳之战,屠百万于斯须,旷千古而一快。
想寻邑之来阵,兀若驱云而拥海。
猛士扶轮以蒙茸,虎豹杂沓而横溃。
罄天下于一战,谓此举之不再。
方其乞降而未获,固已变色而惊悔。
忽千骑之独出,犯初锋于未艾。
始凭轼而大笑,旋弃鼓而投械。
纷纷籍籍死于沟壑者,不知其几何人,或金章而玉佩。
彼狂童之僭窃,盖已旋踵而将败。
岂豪杰之能得,尽市井之无赖。
贡符献瑞一朝而成群兮,纷就死之何怪。
独悲伤于严生,怀长才而自浼。
岂不知其必丧,独徘徊其安待。
过故城而一吊,增志士之永慨。

评析

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东坡还乡为母亲程夫人守制期满后,和父亲、兄弟一起,取道长江,经三峡而上汴京。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一、二月间,经过昆阳,感慨古事,写下了此赋。其中主要记述德式汉光武帝刘秀在昆阳破王莽百万大军的事迹,史称“昆阳之战”。文中严生,指严尤。 这篇赋中的许多语句的意思,直接取材于历史典籍中对这场战争的记述。知道了原来的记载,方可深入地了解作者的笔法和思想。 第一段,叙写作者在一千多年后,踏上了昆阳之战故迹。当时平野旷远,孤城如块,风沙苍茫,城门通向四方,故道宛然还在。但当时战争用于攻防的楼橹,却不见一点踪迹。只有田农野夫,躬着腰背整畦种菜。面对此情此景,作者不由得感到怅然若失:既感慨于那场决定历史命运的战争,也感慨于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历史变迁。一句“彼野人之何知”,似是对自己的学识和对历史的精通感到骄傲,似是“野人”不知季节变换而自己却怀着深沉的历史怀愫,却也含有“野人”不知历史,也就不去怀想历史,而过得逍遥自在的意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诗人: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桂枝香·三年海国

形式:

三年海国。又荏苒素秋,天净如沐。凄砌寒蛩暗语,杵声相续。梧桐一叶西风里,对斜阳、好个团簇。老香堂畔,苍然古桧,无限心曲。叹石室、棋方半局。便时换人非,光景能蹙。千古鸱夷,尚恐欠些归宿。倚空笑把轮云事,付坤牛、乾马征逐。且巴重九,昭亭句溪,杖藜巾幅。

复制 吴潜 《桂枝香·三年海国》
类型:

贺圣朝(己未三月六日)

形式:

捷书夜半甘泉去,报天骄膏斧。摩空铜垒,闸流瞿滟,扫清云雾。 楼兰飞馘,焉耆授首,谩夸称前古。须知开庆,太平千载,方从今数。

复制 吴潜 《贺圣朝(己未三月六日)》

浪淘沙(戊午中秋和刘自昭)

形式:

望月眼穿东,云幕千里。有时推出赖他风。恰似玉环犹未窦,得恁玲珑。 谁在华山峰,一半天中。君逾五十我成翁。未必明年如此夜,笑口难逢。

复制 吴潜 《浪淘沙(戊午中秋和刘自昭)》

秋夜雨(再和)

形式:

单于系颈须长索。捷书新上油幕。尽沈边柝也,更底问、悲笳哀角。 衰翁七十迎头了,先自来、声利都薄。归计犹未托。又一叶、西风吹落。

复制 吴潜 《秋夜雨(再和)》
类型:

生查子(己示八月二日四明窗和韵)

形式:

坐临芳沼边,荷气侵衣湿。唧唧暗蛩鸣,点点流萤入。 人生歧路中,底用杨朱泣。一笑倚阑干,颓玉当风立。

复制 吴潜 《生查子(己示八月二日四明窗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