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露筋祠

清代 : 王士祯
翠羽明珰尚俨然,湖云祠树碧如烟。
行人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

译文及注释


注释

露筋祠:在今江苏高邮。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露筋祠去高邮三十里。旧传有女子夜过此,天阴蚊盛,有耕夫田舍在焉。其嫂止宿。姑曰:‘吾宁死不失节。’遂以蚊死,其筋见焉。” 翠羽:指头饰。 明珰:指耳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再过露筋祠》是清初文学家王士祯所题写的一首诗作。该诗描写了诗人路过露筋祠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露筋祠中所供奉的这位女子贞洁不屈的品性的赞美。 这首诗首句写祠中神像,采取了避实就虚之法。诗人不直接描摹神像塑造得如何,她的仪容怎样,而只是用一些美丽的妆饰来衬托她的风姿,则神像之美就不言而喻。起句点题,下三句就宕开去写。祠在湖边,湖上的云,祠畔的树,四望一碧,如在雾中,景色幽美,情韵飘渺。而诗人经过这里,停船夜泊的时候,正值月落。祠门之外,平野的风徐徐地吹拂着。这时,白莲开放了。静夜残月,郊野微风,行人远来,白莲正放,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诗人所面对的是一个为了所谓贞节而牺牲了性命的女子,但他巧妙地避开了对这一问题的正面议论,而是从题外取神,着重于祠堂外边景色描写,而以白莲暗喻这位姑娘的纯洁而已。这种手法,在作者是若有若无,在读者可见仁见智,但都情景交融,泯合无间。晚唐陆龟蒙有一首题为《白莲》的诗:“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咏白莲花,却几乎完全没有花费笔墨去刻画其外形,而是集中力量去描写它的神态和性格。这种遗貌取神的写法,与王诗如出一辙,可见二者的渊源,唯一写人,一咏物而已。事实上,王士禛《渔洋诗话》曾说:“余谓陆鲁望(龟蒙字)‘无情有恨何人见,月白风清欲堕时’二语,恰是咏白莲,移用不得,而俗人议之,以为咏白牡丹、白芍药亦可。此真盲人道黑白。在广陵有题露筋祠绝句,……正拟其意。一后辈好雌黄,亦驳之云:‘安知此女非嫫母(古代著名的丑女),而辄云翠羽明珰耶?’余闻之,一笑而已。”这说明,王氏是有意向陆龟蒙学习,脱略形似;而即使如那一“后辈”所说,此女极丑,为诗人的主观感情服务,又为何不能把她写得很美丽呢。这也是遗貌取神。(参看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还要强调的是,这首诗也是其神韵说的体现。他曾多次提出得意忘言,兴会神到,认为“舍筏登岸,禅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禅一致,等无差别”(《带经堂诗话》卷三微喻类),反复标榜“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首诗的空际落笔,想落天外,注重风神,为知行的统一提供了一个证明。 这首诗作为一首时代变更的悲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唱出了当时江南士子之殇,还糅合了作者的真情流露。它不同于同时代的那些歌颂节操的露筋主题诗歌,内含情感百转曲折却又细腻真实,故得以脱颖而出,至今不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王士祯
猜您喜欢

大家 其三

形式:

七情雕刻玉珑玲,光彻玻璃一座屏。 约伴彩笺书日子,试儿锦字认风丁。 愁听谢豹啼残月,苦讽牵牛觅小星。 修得闺房清福胜,不教鹦鹉念心经。

复制 孙原湘 《大家 其三》

慰词

形式:

回廊一角海棠阴,罥住低枝碧玉簪。 险计极欢惟握手,惊魂无泪更伤心。 耐烦莫废磨针铁,剖誓休忘约指金。 记取博山炉内火,百年温暖要如今。

复制 孙原湘 《慰词》

兰舟纪遇 其一

形式:

半欲天晴半未晴,百禽呜处变春声。 树离圆峤珠先落,月见方诸水自生。 爱极翻教成怨恨,悟来始悔忒聪明。 无情最是堤边柳,眼看桃花带雨倾。

复制 孙原湘 《兰舟纪遇 其一》

翠袖

形式:

翠袖亭亭倚暮寒,手裁慈竹护平安。 临风玉臂娇难举,平日金条约渐宽。 霜杵敢辞亲和药,银匙还要劝加餐。 暂偷半晌支颐坐,缫笔无心拂素纨。

复制 孙原湘 《翠袖》

妒菊

形式:

鹦哥见客唤帘栊,乙字银钩漾好风。 屏影欲翔花宛转,窗光先映雪玲珑。 情辞远托双眉递,羞晕微添两颊烘。 瓶菊如星看渐减,每朝侥幸上钗丛。

复制 孙原湘 《妒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