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 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樽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撚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译文及注释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唐教坊曲有《杨下采桑》,调名本此。汉代乐府诗《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此曲应是乐府旧曲《采桑》而入燕乐者。晚唐和成绩词为创调之作。南唐李後主词名《丑奴儿令》,冯正中词名《罗敷媚歌》,贺方回词名《丑奴儿》,陈後山词名《罗敷媚》。南卓《羯鼓录》作《凉下采桑》,属「太簇角」。此双调小令,殆就大曲中截取一遍为之。《尊前集》注「羽调」。《乐府雅词》注「中吕宫」,《张子野词》入「双调」。此调四十四字,前後阕相同,各三平韵。由四个七字句和四个四字句组成,每阕四字句处于七字句之间,使词气和缓;用韵甚密,而又使音节浏亮。此调宜于抒情与写景,既可表现婉约风格,又可表现旷达与刚健的风格。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元延祐本调名下有词引云「润州甘露寺多景楼,天下之殊景也。甲寅仲冬,余同孙巨源、王正仲参会于此,有胡琴者姿色尤好。三公皆一时英秀,景之秀,妓之妙,真为希遇。饮阑,巨源请于余曰:『残霞晚照,非奇才不尽。』余作此词」,系据傅注「斜照江天一抹红」条改编,删「《本事集》云」四字,「仲冬」下之苏子瞻作「余同」,末句「子瞻」亦改作「余」。龙本附考云:「元本如此标题,疑亦旁注混入,或他人引《本事集》为之。彊村本亦沿其谬。愚意此词题自当从傅注本为妥。」《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东景楼」,疑误。 多景楼:龙榆生笺引《东坡诗集》查注:「《京口志》:『甘露寺有多景楼,中刻东坡熙宁甲寅与孙巨源辈会此赋《采桑子》词,碑石今尚存。』」又引《钦定大清一统志·卷六十二·〈镇江府·多景楼〉》:「多景楼,在北固山甘露寺内,北面大江,颇据形势。宋郡守陈天麟建,唐时临江亭故址。」 樽酒相逢:傅子立注引唐·韩昌黎《赠郑兵曹》诗:「樽酒相逢十载前,君为壮夫我少年。」 琵琶语,细撚轻拢:傅子立注:「白乐天《琵琶行》:『轻拢漫撚抹复挑。』又云:『今夜闻君琵琶语。』」刘尚荣按:「《白氏长庆集·卷十二》题作《琵琶引》,『漫』作『慢』」 「斜照江天一抹红」句:傅子立注:「《本事集》云:『润州甘露寺多景楼,天下之殊景。甲寅仲冬,苏子瞻、孙巨源、王正仲参会于此。有胡琴者,姿色尤好。三公皆一时英秀,景之秀,妓之妙,真为希遇。饮阑,巨源请于子瞻曰:「残霞晚照珍重阁本作『奇景』,非奇才不尽。」子瞻作此词』。」刘尚荣按:「宋刊《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二·润州甘露寺弹琴诗》尧卿注引杨元素曰:『润州甘露寺多景楼,天下之殊景也。甲寅仲冬,苏子瞻轼、孙巨源洙、王正仲存同游多景楼,京师官妓皆在,而胡琴者,姿伎尤妙。三公皆一时英彦,境之胜,客之秀,妓之妙,真为希遇。酒阑,巨源请于子瞻曰:「残霞晚照非奇词『不尽』。」子瞻遂作《采桑子》。』尧卿注当亦本于《本事曲集》,且引述内容详尽完整,可补傅注之脱漏,因录以备参稽。」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诗人: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题姑苏豹隐堂

形式:

青山崔巍藏古基,文豹不见空断碑。 华堂重构犹隐雾,地今易主还好奇。 欲邀明月一去饮,常娥将悔出海迟。 溪边少年意气在,来往只借白鹿骑。 自称山人具肴酒,酒酣请我留此辞。 谪仙坟近何可问,当日无咏亦所疑。

复制 梅尧臣 《题姑苏豹隐堂》

冻禽

形式:

高树绕吾庐,薄暮烟气重。 将栖立傍巢,已振窥落氄。 有来同蘖枝,亦各不偎拥。 飕飕阴风寒,夜雪岂无恐。

复制 梅尧臣 《冻禽》

乾明院碧鲜亭

形式:

坏衣削发远尘垢,蛇祖龙孙生屋后。 不等渭川千户侯,尺椽片瓦何尝有。 方丈东头一亩馀,中轩四面无窗牖。 青琼作枝钿为叶,丹凤未食苍鼠走。 细藤织榻白昼眠,寝浓鼻息如雷吼。 世间百事不历心,门外寒流彻溪口。

复制 梅尧臣 《乾明院碧鲜亭》

赠袁大监

形式:

人以禄为荣,当知身所重。 禄荣身且劳,岂要权衡用。 达人唯止足,曷顾百钟俸。 今朝西山归,芝术不须种。 庄生逸老言,此必久已诵。 矩法况自持,推年心可纵。

复制 梅尧臣 《赠袁大监》

汴堤莺

形式:

古堤多长榆,落荚鹅眼小。 其下迅黄流,其上鸣黄鸟。 安知舟中人,黑鬓日已少。 千里归大梁,玉笙闻䆗窕。 终朝不成曲,幽响在林表。 莫羡沙路行,金鞭驰袅袅。

复制 梅尧臣 《汴堤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