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汴水依旧如隋时的样子,年年东流。秋日的短亭传来一首《水调》的歌声。明月仿佛也是旧时的,静静地照耀着扬州城。
想隋朝的时候这里曾是何等繁华侈靡,如今河岸杨柳像人一般清瘦多愁,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还是靠近了歌舞之楼。

注释
红桥:桥名。在江苏扬州市。明崇祯时期建造,为扬州游览胜地之一。
无恙:安好。
汴水:古河名,原河在今河南荥阳附近受黄河之水,流经开封,东至江苏徐州转入泗水。隋炀帝巡幸江都即由此道。今水已湮废,仅泗县尚有汴水断渠。
水调:曲调名,传为隋场帝时,开汴渠成,遂作此。
短亭:旧时城外大道旁,五里设短亭,十里设长亭,为行人休憩或送行饯别之所。
长堤,指隋堤。
玉钩斜: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
近:靠近。
迷楼:楼名。故址在今扬州西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纳兰此篇则明示之“怀古”,“怀古”之作是诗人咏怀的一种手法,无非是借用古人古事以抒情达意而已,可以说举凡诗词中的怀古之作都是诗人的咏怀之作。该篇亦是如此,作者借咏隋炀帝穷奢极欲,腐败昏聩之故实,抒写了自己的不胜今昔之慨。

  其一为王世禛首倡,描摹红桥风物。谓其坐落于绿杨城郭,登桥四望,徘徊感叹,亦当自迷。容若和之,曰为怀古。除了“旧时明月”,其所怀者,应当还包括长堤锦缆。前者乃自然物象,指明月照耀下的扬州;后者社会事相,指隋炀帝至汴京,锦帆过处,香闻十里场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汴水年年,水调声声。眼前物景似乎并无变化。上片布景,以“无恙”二字,说明一切。那么,当年经过汴水,巡幸江都的帝御龙舟及萧妃凤舸,至今又如何呢?

  长堤上,清瘦绿杨,不是曾为牵系过锦帆的彩缆吗?眼下所能见到的,尽为愁思笼罩。隋帝建造迷楼,已与宫女的玉钩,一起埋葬。下片说情,以长堤锦缆与清瘦杨柳对举,说明江上景物依旧,眼下人事全非,并以玉钩、迷楼,对于当年的人和事,表示哀悼,为寄吊古之情。词章因红桥之名,哀乐交乘,与原作之徘徊感叹,同一怀抱,可谓合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月,是为纳兰扈驾巡幸江南抵达扬州之时所作。时,纳兰性德三十岁。时隔二十余年,容若和王阮亭韵,乃步其一(北郭清溪一带流)原玉。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纳兰性德介绍和纳兰性德诗词大全

诗人:纳兰性德

清满洲正黄旗人,叶赫纳兰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祖姑孟古哲哲......
复制作者 纳兰性德
猜您喜欢

初见梅怀玉山友弟

形式:

江路野梅初折来,班班已有数花开。 细看浑觉风神在,且老空惊鬓发摧。 我所思兮千万里,知其趣尔五三杯。 半年未有音书至,未过衡阳雁已回。

复制 赵蕃 《初见梅怀玉山友弟》

谢李正之惠潘墨

形式:

地炉穷日坐寒灰,顾与狸奴争席隈。 砚少磨研尘满面,笔疏驱使腐生莓。 慇勤不记玄圭觅,邂逅欣同赐璧来。 药裹关心废诗久,恐因诗械却为灾。

复制 赵蕃 《谢李正之惠潘墨》

袁州北崇胜寺二首 其一

形式:

病中曾觅扊扅炊,别后东西无自知。 似说诸侯枉行卷,却从群彦赴明时。 相如定辱君王问,郑老宁容尔汝期。 几欲寄书愁不达,偶因闲暇一酬诗。

复制 赵蕃 《袁州北崇胜寺二首 其一》

韦南雄惠酒六尊以诗谢之

形式:

叩门何处远行人,撩乱鸡飞犬吠邻。 信有青州六从事,讵多驿使一枝春。 经秋未愈文园病,晚岁更馀扬子贫。 愧是无诗堪每诵,意中殊觉丈人真。

复制 赵蕃 《韦南雄惠酒六尊以诗谢之》

挽李子永二首 其二

形式:

封侯寂寞空飞将,佳句流传自谪仙。 半世作民才六考,他年垂世有千篇。 箧中酬唱都无恙,天外音书不复传。 五岭三苗底处所,千岩万壑若何边。

复制 赵蕃 《挽李子永二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