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

: 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注释

斯:这。 恶已:恶、丑。已,通「矣」。 相:互相。 形:通「刑」,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盈:充实、补充、依存。 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作:兴起、发生、创造。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老子
猜您喜欢

形式:

紫清人一管,吹在月堂中。雁起雪云夕,龙吟烟水空。 虏尘深汉地,羌思切边风。试弄阳春曲,西园桃已红。

复制 张祜 《笛》

杂曲歌辞。大酺乐

形式:

车驾东来值太平,大酺三日洛阳城。 小儿一伎竿头绝,天下传呼万岁声。 紫陌酺归日欲斜,红尘开路薛王家。 双鬟前说楼前鼓,两伎争轮好结花。

复制 张祜 《杂曲歌辞。大酺乐》

杂曲歌辞。千秋乐

形式:

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奏千秋。 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赵解愁。

复制 张祜 《杂曲歌辞。千秋乐》

相和歌辞。襄阳乐

形式:

大堤花月夜,长江春水流。东风正上信,春夜特来游。

复制 张祜 《相和歌辞。襄阳乐》

相和歌辞。读曲歌五首

形式:

窗中独自起,帘外独自行。愁见蜘蛛织,寻思直到明。 碓上米不舂,窗中丝罢络。看渠驾去车,定是无四角。 不见心相许,徒云脚漫勤。摘荷空摘叶,是底采莲人。 窗外山魈立,知渠脚不多。三更机底下,摸著是谁梭。 郎去摘黄瓜,郎来收赤枣。郎耕种麻地,今作西舍道。

复制 张祜 《相和歌辞。读曲歌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