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 素问 · 热论

两汉 : 无名氏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甲乙经》《太素》等并作骨),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太素》作腑)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
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
帝曰:善。治遗奈何?
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
帝曰:病热当何禁之?
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
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
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诗人:

...
复制作者 无名氏
猜您喜欢

初至广州与大中丞佟陶庵同年话旧 其五

形式:

词人例作岭南游,自叹蹉跎到白头。 浪迹又看成万里,著书何敢望千秋。 谁为善相肥嫌瘦,世有知音唱或酬。 输尔滕王高阁句,一时吟遍十三州。

复制 查慎行 《初至广州与大中丞佟陶庵同年话旧 其五》

初至广州与大中丞佟陶庵同年话旧 其一

形式:

五年一别隔蓬莱,芳讯遥传庾岭梅。 天上故人开府出,田间野老辍耕来。 山高海阔梯航路,武达文通将相才。 窃喜小诗言果验,济时馀力正恢恢。

复制 查慎行 《初至广州与大中丞佟陶庵同年话旧 其一》

白中丞内擢少司农以述怀诗索和次原韵叠成四章兼以奉送 其二

形式:

善政年来次第陈,先忧后乐总关身。 波涛脱险便商旅,雨露流膏遍士民。 功被千秋心转细,碑传万口语皆真。 剩留一事逡巡在,未浚三湖及九津。

复制 查慎行 《白中丞内擢少司农以述怀诗索和次原韵叠成四章兼以奉送 其二》

是日李少峰刘敬臣两明府复邀游列岫亭再限重阳二字 其一

形式:

良辰贤主两难逢,有约来听郭外钟。 古寺出门风浩浩,晚山隔岸翠重重。 南飞渚有随阳鸟,北走江如掉尾龙。 露白蒹苍遥极目,知从何处采芙容。

复制 查慎行 《是日李少峰刘敬臣两明府复邀游列岫亭再限重阳二字 其一》

齐州于县治之左新辟园池名梅花村暇日与客同游索赋

形式:

苍苔一曲转东垣,废地俄成十亩园。 行处轩窗多入画,望中花柳却疑村。 南通海眼安池位,北引山光落酒樽。 直作吾庐吾亦爱,萍踪随水欲生根。

复制 查慎行 《齐州于县治之左新辟园池名梅花村暇日与客同游索赋》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