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斋记

公受事九郡,务求简靖。其风概严而不猛,待人和而不流。有犯,恻怛以处之,毋贷。故名声莫不闻,每语同僚,曰:「尔来宦途不再,岁经涉万有馀里,游已倦矣!安得幽间之地,葺一容膝之斋,其中惟竹与菊是植,终日燕坐,诚可乐也!」因顾幕从事段从周曰:「子为名其斋。」诸君合辞曰:「公未也。」一笑而罢。他日又谓余曰:「我得斋名矣,举所得,云:『行年六十,官三品,亦是人生合止时,以「止」扁斋可乎?子为我记之』。」余谢曰:「公精力未衰,中外属望,方期大用,膏泽天下,岂容『止』乎?且余不敏,安敢承教?」公笑曰:「子言侈矣,止此,于我为过,敢有他望,以重其过?其毋愧我。」遂不敢复辞,勉为之说。曰:「止之,时义大矣哉,尝考诸艮乾坤之交,三索而艮。一阳居二阴之上,阳动而上进之物,既至于上则止矣。阴者,静也,上止而下静,故为艮。艮者,止也。其象为山,取坤地而隆其上之状,既曰山,又有安重坚实之意,乃所谓『止』也。然止有两义,有止而止者,行而止者。止而止者,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如蹇之险而止、如蒙之坎而止,止其时也。行而止者,谓行其事也,所止者,理而已。如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此即止其所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彖曰:『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盖当止而止,既不失其时;当行而止,又皆得其所,其道安得不光明辉显哉?由此观之,止之为义,非特专主辞禄去位,闭门却扫,与高蹈远引,遁世无闷之谓也。历观前人,处止之义不同,有功成名遂,全身远害而止者,有知足不辱,恶盈好谦而止者,有委心乘化,乐天知命而止者,如汉之留侯与二疏及晋之陶渊明是已。是止也固异,夫知进而不知退,既得患失,暨不量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万万也。然皆非圣人之止也,圣人之止何如?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噫!为能尽艮之,止之之道者,其唯圣人乎?孟子不曰:『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又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公如处止之道,愿以孔子为法,庶无慊于孟氏矣。敢此以为止斋记。至大元年冬十月既望,东平段从周记,吴兴赵孟頫书。」

评析

《止斋记》是元代书画家赵松雪的行书代表作之一,书於元至大元年(西元一三〇八年),作者时年五十五岁。现藏於上海博物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赵孟頫介绍和赵孟頫诗词大全

诗人:赵孟頫

元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幼聪敏,为文操笔立就。以父荫为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世祖征入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帝欲使与闻中书政事,固辞。每见,必语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学士承......
复制作者 赵孟頫
猜您喜欢

凌元洞 其三

形式:

空崖苍翠间,平洼自相逗。 有时石上眠,云来触衣袖。

复制 丁玑 《凌元洞 其三》
类型:

凌元洞 其四

形式:

潭静山同色,云寒鸟不飞。 微茫烟溆里,独见钓船归。

复制 丁玑 《凌元洞 其四》

凌元洞 其一

形式:

野日春正暝,山云午犹湿。 布谷不停声,人人荷锄立。

复制 丁玑 《凌元洞 其一》

凌元洞 其二

形式:

兰桡泛江水,江水绿于苔。 日日斜阳里,行人自往来。

复制 丁玑 《凌元洞 其二》
类型:

谒方正学先生祠

形式:

花雨台前石子冈,孤坟松柏自苍苍。 从来洒泪成新土,何必游魂返故乡。 山色一林俱积翠,江流千古半斜阳。 欲知直道人心在,祠庙于今信有光。

复制 丁宾 《谒方正学先生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