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豫

唐明府元父母七十一

桃花无恙讼庭春,鹤发交辉过七旬。 单父能谐琴底意,莱芜不厌釜中尘。 棠云一供神明宰,菽水双为底豫人。 试欲添筹何所证,唐生占相久如神。
收藏 王世贞《唐明府元父母七十一》
复制 王世贞《唐明府元父母七十一》
类型: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四十七

乡人有父子讼狱,请诉于先生,侍者欲阻之,先生听之。言不终辞,其父子相抱恸哭而去。 柴鸣治入问曰:“先生何言,致伊感悔之速?” 先生曰:“我言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子,瞽瞍是世间大慈的父。” 鸣治愕然,请问。 先生曰:“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瞍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瞽瞍只记得舜是我提孩长的,今何不曾豫悦我?不知自心已为后妻所移了,尚谓自家能慈,所以愈不能慈。舜只思父提孩我时如何爱我,今日不爱,只是我不能尽孝,日思所以不能尽孝处,所以愈能孝。及至瞽瞍底豫时,又不过复得此心原慈的本体。所以后世称舜是个古今大孝的子,瞽瞍亦做成个慈父。”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四十七》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四十七》
类型: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九

问:“孔子正名,先儒说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废辄立郢,此意如何?” 先生曰:“恐难如此。岂有一人致敬尽礼,待我而为政,我就先去废他,岂人情天理!孔子既肯与辄为政,必已是他能倾心委国而听。圣人盛德至诚,必已感化卫辄,使知无父之不可以为人,必将痛哭奔走,往迎其父。父子之爱,本于天性,辄能悔痛真切如此,蒯聩岂不感动底豫?蒯聩既还,辄乃致国请戮。聩已见化于子,又有夫子至诚调和其间,当亦决不肯受,仍以命辄。群臣百姓又必欲得辄为君。辄乃自暴其罪恶,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而必欲致国于父。聩与群臣百姓亦皆表辄悔悟仁孝之美,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必欲得辄而为之君。于是集命于辄,使之复君卫国。辄不得已,乃如后世上皇故事,率群臣百姓尊聩为太公,备物致养,而始退复其位焉。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政于天下矣。孔子正名,或是如此。”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九》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九》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