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九

问:“孔子正名,先儒说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废辄立郢,此意如何?”
先生曰:“恐难如此。岂有一人致敬尽礼,待我而为政,我就先去废他,岂人情天理!孔子既肯与辄为政,必已是他能倾心委国而听。圣人盛德至诚,必已感化卫辄,使知无父之不可以为人,必将痛哭奔走,往迎其父。父子之爱,本于天性,辄能悔痛真切如此,蒯聩岂不感动底豫?蒯聩既还,辄乃致国请戮。聩已见化于子,又有夫子至诚调和其间,当亦决不肯受,仍以命辄。群臣百姓又必欲得辄为君。辄乃自暴其罪恶,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而必欲致国于父。聩与群臣百姓亦皆表辄悔悟仁孝之美,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必欲得辄而为之君。于是集命于辄,使之复君卫国。辄不得已,乃如后世上皇故事,率群臣百姓尊聩为太公,备物致养,而始退复其位焉。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政于天下矣。孔子正名,或是如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陆澄问:“孔子端正名分,先儒说是上报天子、下告诸侯、废黜公孙辄而拥立公子郢,这种看法正确吗?” 先生说:“我恐怕不能赞同。一个人在位时对我恭敬尽礼,要求辅佐从政,我却先废除他,这难道容于人情天理吗?孔子既然答为卫国国君辄理政,必定是卫国国君信任他而把国家交给他,也能听进去他的劝诫。圣人盛德至诚,必定能感化卫辄,让他知道不孝顺父亲的不可以称之为人,卫辄一定将痛哭奔跑,去迎回他的父亲。父子之爱源于人之本性,辄若能切实悔悟反省,他的父亲蒯聩怎能不被感动?假若蒯聩回来后,卫辄把国家交给父亲治理,并以此请罪。蒯聩已被儿子深深打动,又有孔子在中间诚心调解,蒯聩当然不会接受,依然让儿子治理国政。群臣百姓也必定会愿意卫辄为国君。卫辄是自我检讨自己的罪过,向天子请罪,向各方诸侯公布,表示一定要把位子给父亲。而蒯聩与群臣百姓都赞扬卫辄已经悔悟了且具备了仁孝的美德,也上告天子,向各方诸侯公布,一定要让辄成为卫君。于是天命集于卫辄,让他重新做卫国的国君。卫辄不得已,于是像后世尊立太上皇的故事那样,率领群臣百姓尊奉父亲蒯聩为太公,极尽孝养,卫辄才重新做了卫国的国君。这样国君、大臣、父亲、儿子都恪守自己的身份,名正言顺,天下大治。孔子所说的正名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注释

正名,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章:“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底豫,底,至、到达;豫,悦乐。 后世上皇,指刘邦称帝后,尊其父太公为太上皇之事。 《论语·颜渊》第十四章:“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守仁介绍和王守仁诗词大全

诗人:王守仁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
复制作者 王守仁
猜您喜欢

同林异卿赵十王陈泾伯徐器之许有介观春饮建昌黄伯圆旅斋

形式:

东南麓崔嵬,溟渤为险设。 王气摩荡中,海日丽朝晰。 阳和释凌寒,万里解霜雪。 草实当自知,梅魂乃横绝。 辞家事游览,桂影数盈缺。 客心重岁时,贫贱思岩穴。 朋侪半酒人,敦义秉气节。 乱世乃见亲,古道固未灭。 对酒对醉归,年华可谁说。

复制 张穆 《同林异卿赵十王陈泾伯徐器之许有介观春饮建昌黄伯圆旅斋》

罗浮云水寺晦杲禅师至茶山见过时方病呈以偈言

形式:

贫无一物可相将,随地拈花供十方。 觌面勿云相见晚,维摩多病正同床。

复制 张穆 《罗浮云水寺晦杲禅师至茶山见过时方病呈以偈言》

番刀

形式:

西洋多宝铁,玉室紫金锼。 影肃悬秋水,神寒哭骷髅。 无情随马甲,高价重貂裘。 可惜雄心日,相逢已白头。

复制 张穆 《番刀》

客谈上莞罗氏山居幽胜欲托迹避世诗以寄之

形式:

灰心在尘境,触物无所宜。 隐居怀古人,蹇滞安所之。 闻君语幽胜,千嶂叠逶迤。 怪石争峍崒,桃李荣离离。 玄洞凿鬼斧,石髓垂冰澌。 中多避世士,或和梁甫词。 去俗若隔世,茫然葛天遗。 桑麻共邻里,旷有云霞姿。 百年寤寐心,不意乃在兹。

复制 张穆 《客谈上莞罗氏山居幽胜欲托迹避世诗以寄之》

送翁山道人度岭北访沈阳剩和尚

形式:

玄鹤朝矫翼,长鸣辞海滨。 眷言觅俦侣,去去离风尘。 悠哉快独举,空阔游无垠。 与君忘机友,相籍为德邻。 十载始相慰,谁复超伦群。 东方有大士,先劫为故人。 见当问生死,为语彻骨贫。 虽隔万馀里,对之无疏亲。 秋风拂芒履,岂不念苦辛。 何年速入关,相与慰宵晨。

复制 张穆 《送翁山道人度岭北访沈阳剩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