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通·内篇·题目第十一

上古之书,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其次有《春秋》、《尚书》、梼杌、志、乘。自汉已下,其流渐繁,大抵史名多以书、记、纪、略为主。后生祖述,各从所好,沿革相因,循环递习。盖区域有限,莫逾于此焉。
至孙盛有《魏氏春秋》,孔衍有《汉魏尚书》,陈寿、王劭曰志,何之元、刘璠曰典。此又好奇厌俗,习旧捐新,虽得稽古之宜,未达从时之义。
榷而论之,其编年月者谓之纪,列纪、传者谓之书,取顺于时,斯为最也。
夫名以定体,为实之宾,苟失其途,有乖至理。案吕、陆二氏,各著一书,唯次篇章,不系时月。此乃子书杂记,而皆号曰春秋。鱼豢、姚察著魏、梁二史,巨细毕载,芜累甚多,而俱榜之以略,考名责实,奚其爽欤!
若乃史传杂篇,区分类聚,随事立号,谅无恒规。如马迁撰皇后传,而以外戚命章。案外戚凭皇后以得名,犹宗室因天子而显称,若编皇后而曰外戚传,则书天子而曰宗室纪,可乎?班固撰《人表》,以古今为目。寻其所载也,皆自秦而往,非汉之事,古诚有之,今则安在?子长《史记》别创八书,孟坚既以汉为书,不可更标书号,改书为志,义在互文。而何氏《中兴》,易志为记,此则贵于革旧,未见其能取新。
夫战争方殷,雄雌未决,则有不奉正朔,自相君长。必国史为传,宜别立科条。至如陈、项诸雄,寄编汉籍;董、袁群贼,附列《魏志》。既同臣子之例,孰辨彼此之殊?唯《东观》以平林、下江诸人列为载记。顾后来作者,莫之遵效。
逮《新晋》,始以十六国主持,载记表名,可谓择善而行,巧于师古者矣。
观夫旧史列传,题卷靡恒。文少者则具出姓名,若司马相如、东方朔是也。
字烦者唯书姓氏,若毋将、盖、郑、诸葛传是也。必人多而姓同者,则结定其数,若二袁、四张、二公孙传是也。如此标格,足为详审。
至范晔举例,始全录姓名,历短行于卷中,丛细字于标外,其子孙附出者,注于祖先之下,乃类俗之文案孔目、药草经方,烦碎之至,孰过于此?窃以《周易》六爻,义存象内;《春秋》万国,事具《传》中。读者研寻,篇中自晓,何必开帙解带,便令昭然满目也。
自兹已降,多师蔚宗。魏收因之,则又甚矣。其有魏世邻国编于魏史者,于其人姓名之上,又列之以邦域,申之以职官,至如江东帝主,则云僣晋司马叡、岛夷刘裕;河西酋长,则云私署凉州牧张寔、私署凉王李暠。此皆篇中所具,又于卷首具列。必如收意,使其撰两《汉书》、《三国志》,题诸盗贼传,亦当云僣西楚霸王项羽、伪宁朔王隗嚣。自余陈涉、张步、刘璋、袁术,其位号皆一二具言,无所不尽者也。
盖法令滋章,古人所慎。若范、魏之裁篇目,可谓滋章之甚者乎?苟忘彼大体,好兹小数,难与议夫“婉而成章”,“一字以为褒贬”者矣。
刘知几介绍和刘知几诗词大全

诗人:刘知几

唐徐州彭城人,字子玄。刘知柔弟。高宗永隆进士。调获嘉主簿。武则天时累迁凤阁舍人,兼修国史。中宗时,擢太子率更令,迁秘书少监,参与编修《则天皇后实录》。又著《史通》四十九篇,于景龙四年成书。玄宗开元初迁......
复制作者 刘知几
猜您喜欢

云兴于山

形式:

云兴于山,霿霿为雾。 匪山不仁,天实不顾。 山川我享,为我百诉。 岂不畏天,哀此下土。 班班鸤鸠,谷谷晨号。 天乎未雨,余不告劳。 谁为山川,不如羽毛。

复制 苏洵 《云兴于山》
类型:

送任师中任清江

形式:

吾喜送任师,羡君方少年。 有如伏枥马,看彼始及鞍。 奔腾过吾目,萧条正思边。 谁知脱吾羁,傲睨登太山。 君今始得县,翱翔大江干。 大江多风波,渺然势欲翻。 浩荡吞九野,开阖壮士肝。 人生患不出,局束守一廛。 未常见大物,不识天地宽。 今君吾乡秀,固已见西川。 去年作边吏,出入烽火闲。 儒冠杂武弁,屈与毡裘言。 又当适南土,大浪泛目前。 胸中芥蒂心,吹尽为平田。 陈汤喜形胜,所至常纵观。 吾想君至彼,胸胆当豁然。

复制 苏洵 《送任师中任清江》
类型:

和杨节推见赠

形式:

与君多乖睽,邂逅同泛峡。 宋子虽世旧,谈笑顷不接。 二君皆宦游,畴昔共科甲。 唯我老且闲,独得离圈柙。 少年实强锐,议论今我怯。 有如乘风箭,勇发岂顾帖。 置酒来相邀,殷勤为留楫。 杨君旧痛饮,浅水安足涉。 嗟我素不任,一酌已赪颊。 去生别怀怆,有子旅意惬。 舍棹治陆行,岁晚筋力乏。 予懒本不出,实为人事劫。 相将犯苦寒,大雪满马鬣。

复制 苏洵 《和杨节推见赠》
类型:

我客至止

形式:

我客至止,我逆于门。 来升我堂,来饮我樽。 羞鳖不时,詈我不勤。 求我何多,请辞不能。 客谓主人,唯子我然。 求子之多,责子之深,期子于贤。

复制 苏洵 《我客至止》

寄杨纬

形式:

家居对山木,谓是忘言伴。 去乡不能致,回顾颇自短。 谁知有杨子,磊落收百段。 拣赠最奇峰,慰我苦长叹。 连城尽如削,邃洞幽可款。 回合抱空虚,天地耸其半。 舟行因乐载,陆挈敢辞懒。 飘飘忽千里,有客来就看。 自言此地无,爱惜苦欲换。 低头笑不答,解缆风帆满。 京洛有幽居,吾将隐而玩。

复制 苏洵 《寄杨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