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
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类型:

译文及注释


注释

渤海:即渤海王国,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大祚荣建立的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的,结合部分高句丽人的一个地方性政权,地域在今黑龙江、吉林部分地区。 “疆理虽重海”句:《左传》:“宾媚人对晋曰:‘先王疆理天下。’”意思较多,此处指疆域。 “车书本一家”句:南朝庾信《哀江南赋》:“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秦始皇统一全国,“书同文,车同轨”,后代史家多以“车书一家”表示统一。这里指唐与渤海本就是一国家人。 中华:指中原地区。 “定界分秋涨”句:《新唐书·吐蕃传》:“宰相裴光庭听以赤岭为界,表以大碑,刻约其上。”定界在今天青海湖东日月山,是我国季风与非季风气候区的重要地理分界线。 秋涨:泛指因秋雨而高涨的江河。由于我国大陆性和海洋性的地理分布特点,使得东部及东南地区呈现出很强的季风性气候特征。古代历法采用阴历,7-9月份为秋季,约相当于今天公历的8-10月份,根据我国季风推进的规律,7-8月份正值黄淮、东北地区雨季,9月份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雨季,此时该区域秋水泛涨,与西北地区乾旱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鲜明对比。“秋涨”在此处泛指降水具有显著季节变化特征的地域。结合上文“定界”的释义可知,此句蕴含了这样的信息:定界这个地方划分了东西两地不同的季节性气候,过了此地便进入了气候特征完全不同的季风气候区,而渤海国在今天的黑龙江、吉林一代,季风性显著,意指进入到与故国同一气候之地,渤海国摇首可望,故有下句“开帆到曙霞”。 九门:典故名,含义比较多,主要有指禁城中的九种门,借指宫禁、天子;亦指天门,借指九天等。 风月:意即清风明月,也指声色场所,风骚、风情。唐《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是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全诗八句共四十个字,是在渤海王子学成归国,作者热情相送时所作。 诗开篇就说,虽然内地与边疆相隔甚远,但唐朝与渤海在文化上属于“一家”。这指出了双方文化上的一致性。既然文化“本一家”,那么,双方就不会因为地域不同而影响精神上的联系。首联是临别时的劝慰,也表达出双方间的厚谊深情,特别是唐人对东北边疆渤海人的情谊。颔联是对王子文化素养的赞誉。王子勤奋学习,如今博学多才,载誉而归,值得庆贺;王子美妙的文章、诗句都留在中国,为人传诵,这又是值得称道与感谢的。颈、尾联两联诗笔折转,想象王子归途情况及归国后对长安内地的思念。越过赤岭界碑,顺着东流江水,王子扬帆直进,向朝霞曙光出现的东方故国驶去。“曙霞”暗含着对“海东盛国”的赞美。王子到达本国后,追忆在长安时的美好生活,定然会回首遥望,可那时已天遥地远,各在一方了。尾联透露出送行者依依不舍之情,于此可见篇首的劝慰,不仅含有王子的眷恋惜别之情,而且更有送行者本身强作笑容的离愁别绪。 此诗语言清浅朴素,感情色彩浓郁,是一首较好的赠别诗。作为我国各族人民之间亲密交往的历史记载,此诗更有其独特价值。尤其是这首反映了一个重要史实:当时渤海国重视学习、吸取中原文化,以至于中原文化渗透融合进渤海文化的各个方面。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温庭筠介绍和温庭筠诗词大全

诗人: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
复制作者 温庭筠
猜您喜欢

咏孤石

形式:

中原一孤石,地理不知年。 根含彭泽浪,顶入香炉烟。 崖成二鸟翼,峰作一芙莲。 何时发东武,今来镇蠡川。

复制 惠标 《咏孤石》
类型:

形式: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复制 王淇 《梅》
类型:
梅花 

解连环·柳

形式:

露条烟叶。惹长亭旧恨,几番风月。爱细缕、先窣轻黄,渐拂水藏鸦,翠阴相接。纤软风流,眉黛浅、三眠初歇。奈年华又晚,萦绊游蜂,絮飞晴雪。 依依灞桥怨别。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怅岁久、应长新条,念曾系花骢,屡停兰楫。弄影摇晴,恨闲损、春风时节。隔邮亭,故人望断,舞腰瘦怯。

复制 高观国 《解连环·柳》
类型:

长亭怨慢·雁

形式: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复制 朱彝尊 《长亭怨慢·雁》
类型:

对雪

形式: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 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 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 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 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 岂敢患贫居,聊将贺丰岁。 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 薪刍未阙供,酒肴亦能备。 数杯奉亲老,一酌均兄弟。 妻子不饥寒,相聚歌时瑞。 因思河朔民,输挽供边鄙。 车重数十斛,路遥几百里。 羸蹄冻不行,死辙冰难曳。 夜来何处宿,阒寂荒陂里。 又思边塞兵,荷戈御胡骑。 城上卓旌旗,楼中望烽燧。 弓劲添气力,甲寒侵骨髓。 今日何处行,牢落穷沙际。 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 深为苍生蠹,仍尸谏官位。 謇谔无一言,岂得为直士。 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 不耕一亩田,不持一只矢。 多惭富人术,且乏安边议。 空作对雪吟,勤勤谢知己。

复制 王禹偁 《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