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三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从构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

  作品点评: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京城长安送别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县令时所作的抒情诗。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结构严谨,起承转合章法井然,用朴素的语言直抒胸臆,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勃介绍和王勃诗词大全

王勃

王勃,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复制作者 王勃
猜您喜欢

读史六首 其三

形式:

贾生料吴楚,竟毙大梁城。 一身不自保,痛哭空伤生。

复制 苏辙 《读史六首 其三》
类型: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 传经台

形式:

轮扁不能令子巧,老聃虽智若为传。 遗经尚在台如故,弟子今无似喜贤。

复制 苏辙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 传经台》
类型:

和子瞻濠州七绝 逍遥堂

形式:

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 厌世乘云人不见,空坟聊复葬衣冠。

复制 苏辙 《和子瞻濠州七绝 逍遥堂》
类型:

次韵子瞻记岁莫乡俗三首 其三 守岁

形式:

于菟绝绳去,顾兔追龙蛇。 奔走十二虫,罗网不及遮。 嗟我地上人,岂复奈尔何。 未去不自闲,将去乃喧哗。 天上驱兽官,为君肯停檛。 鲁阳挥长戈,日车果再斜。 酾酒劝尔醉,期尔暂蹉跎。 偕醉遣尔去,寿考自足夸。

复制 苏辙 《次韵子瞻记岁莫乡俗三首 其三 守岁》
类型:

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

形式:

为吏岂厌事,厌事日堕媮。 著书虽不急,实与百世谋。 问吏所事何,过客及系囚。 客实虚搅人,囚有不自由。 办之何益增,不办亦足忧。 嗟此谁不能,脱去使自收。 幽幽南山麓,下有溪水流。 溪上亦有堂,其水可濯漱。 终日不见人,惟有山鹿呦。 是时夏之初,溪冷如孟秋。 山椹黄笠展,林笋紫角抽。 朝取笋为羹,莫以椹为羞。 溪鱼鲤与鲂,山鸟鸴与鸠。 食之饱且平,偃仰自佚休。 试探箧中书,把卷揖前修。 恍如反故乡,亲朋自相求。 蔚如瓮中糟,久熟待一篘。 为文若江河,岂复有刻锼。 尚何忆我为,欲与我同游。 我虽不能往,寄诗以解愁。

复制 苏辙 《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