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有感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类型:

赏析

  前两句诗人用精炼的语言说明了吐蕃借唐朝内乱乘机攻占河湟的历史事实。萧关当时为河湟与内地之间重要军事关塞。萧关一陷,河湟阻绝,诗中用“隔断异乡春”形象地表明河湟与内地音讯不通,处于西地分裂局面的状况。此处,“春”者,非仅言季节或气候,更是指民族习惯,民族情感而言。郎士元《送李将军赴邓州》诗中有“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是偏重于对边地气候环境的特征来说的。司空图在“春”字之前,冠上“异乡”,再形容为“隔断”,足见其非仅言河湟气候与内地不同,而是欲为读者指出,处于吐蕃统治下的河湟地区,人们已无法感受唐朝教化,况“蕃音虏曲直难分”,汉人也逐渐蕃化,民族感情亦渐消失,十分让人伤痛啊。句中“一自”和“隔断”包含时间的先后,也是事件的因果,暗含了诗人对分裂局面的沉痛心情。

  后两句写诗人对汉儿学胡语感到不幸和痛心。“汉儿学得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写出诗人为之痛心,为之落泪的不幸事实。本来,华夷杂居,彼此感化,是很正常的,亦为史书或诗文所常见。“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胡儿向化新长成,犹自千回问汉王”。都反映了彼此和睦相处的情况。然而,这首诗中诗人所悲叹的是,因为长期沦陷,河湟汉儿已是语言改变,民族情感淡薄。诗人对此痛心嫉首,扼腕叹息。南宋陆游《送范舍人归朝》:“东都儿童作胡语,常时思此气生瘿。”写处于金朝统治的开封,汉家儿童的语言变化,与司空图反映的是同一种情况。

  这首诗不重叙事,而在抒发感慨,寄寓情怀。四句中,前半偏重虚写,指出河湟失陷局势;后半采用实写,选用一典型事例作结,引出失地所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又是河湟长期失陷的结果,引人深思。诗人很少运用感情色彩浓厚的词汇来表现情感,但从“一自”、“却”等表时间和转折意义的词中,可以使读者体会到诗人内心强烈的感受。这种悲慨的诗风,会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司空图介绍和司空图诗词大全

司空图

唐河中虞乡人,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懿宗咸通十年登进士第。卢携知政事,召为礼部员外郎。僖宗次凤翔,召图知制诏,寻拜中书舍人。昭宗龙纪初,复召拜舍人,以疾辞。乾宁中,又以户部侍郎征,数日乞还。隐......
复制作者 司空图
猜您喜欢

南浦桥联

形式:

四野无虞,诗礼竞推长乐里; 庶民有庆,讴歌争出太平坊。

复制 潘赐 《南浦桥联》
类型:

风阻燕子矶游至三台洞

形式:

枕江一片石,逶迤十余里。 峭壁插长空,高崖嗑江水。 仰面神魂飞,一望寒生眦。 崎岖路不穷,嵌空错难理。 猿狖不得攀,乌鹊无栖止。 初洞亩盈余,小结依崖址。 山腰二洞幽,乔木秀悬藟。 百折到三台,倒挂石垂蕊。 中有一泓泉,汩汩流山髓。 仿佛敲清磬,声随风远迩。 高瞻见草庵,欲达无由抵。 吁嗟我远行,浪薄孤舟舣。 程阻得胜游,虽忧亦成喜。 慷慨问山灵,来此人凡几。

复制 穆植 《风阻燕子矶游至三台洞》
类型:

八洲芳草

形式:

芳草谁言不世情,年年偏是满江汀。 几番野火痕方没,一夜春风色又青。 正称牛羊眠晚照,还怜兰芷杂幽馨。 王孙去后无消息,千载令人怨独醒。

复制 薛纲 《八洲芳草》
类型:

喜迁莺 题荆溪小隐图,赠林天友别驾

形式:

荆南山麓,看烟树苍茫,层楼叠屋。 中有高人,呼之不出,共说其人如玉。 阳羡茶真可爱,九里水原非浊。 暂栖住,任逍遥容与,为盘为谷。 不俗,算自昔宦隐名流,争向溪边宿。 杜榭犹存,任台在望,山为苏公称蜀。 君复结庐到此,恰尔追芳齐躅。 是图也,置五云罨画,平添一幅。

复制 钱肃润 《喜迁莺 题荆溪小隐图,赠林天友别驾》
类型:

满江红 题江上外史小影赠荆默庵,时默庵为江阴学博

形式:

浩浩洪流,到今日、波恬浪息。 看一带、云烟黯淡,翠峰屏立。 渔艇凫舟浮水面,鸥汀鹤渚群飞出。 坐江头、把卷独长吟,情脉脉。 貌严重,神飘逸。 气沉雄,才宏硕。 本玉皇香吏,金銮仙籍。 暂向江于称外史,品题山水无谀笔。 论人物、上下几千年,延陵一。

复制 钱肃润 《满江红 题江上外史小影赠荆默庵,时默庵为江阴学博》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