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赏析

  要想理解这首诗,必须理解“五千仞岳”,于此有人说是泰山,因为泰山最高,被列在五岳之首,历代君王也多要去泰山封禅,用黄河与泰山作为中原大好山河的象征似乎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赖汉屏认为岳指华山,理由是黄河与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陆游诗中的“岳”是指华山,可以从《宋史·陆游传》以及陆游的诗词中找到证据。《宋史·陆游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从中可以看出陆游收复中原的策略,就是通过四川进入陇右,先夺取长安,然后凭借关中的屏障进攻退守,像秦一样收复中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陆游把这么多心思用在这一块土地上,可见他的主张是横贯其诗歌创作的始终的,那么“五千仞岳上摩天”中的岳指华山自然就最恰当了。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便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扩大深沉,对仗工整犹为余事。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句笔锋一转,顿觉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泪尽”一词,千回万转,更含无限酸辛。眼泪流了六十多年,早已尽了。但即使“眼枯终见血”,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期望恢复信念的坚定不移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结句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他们不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

  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诗人为遗民呼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陆游介绍和陆游诗词大全

陆游

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陆陶山孙,陆宰子。少有文名。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为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复置前......
复制作者 陆游
猜您喜欢

二哀诗 其二 余葭白

形式:

淮海无双士,风流见未曾。 诗中语盘硬,醉后兴飞腾。 雪屋贫留客,秋房晚类僧。 闻归襄汉艇,老病失心朋。

复制 厉鹗 《二哀诗 其二 余葭白》
类型:

二哀诗 其一 汪青渠

形式:

文酒极流连,论交三十年。 毁家因任侠,失意托婵娟。 竟傍要离冢,难归范蠡船。 只鸡何日奠,春树隔吴烟。

复制 厉鹗 《二哀诗 其一 汪青渠》
类型:

二月十三日雨中书事

形式:

僻巷无人到,荒沟绕舍分。 雨多春半过,蛙怒夜深闻。 径草全侵屐,林花乱入云。 谁云作诗苦,终愧织帘勤。

复制 厉鹗 《二月十三日雨中书事》
类型:

雨夜旧房二首 其二

形式:

犹似昔离居,夜雨空帷处。 淅淅不同听,沈沈隔何许。 柔乡谢慧男,退相惊天女。 茹恨待平明,残膏出饥鼠。

复制 厉鹗 《雨夜旧房二首 其二》
类型:

同郑筠谷河渚看梅宿郑雪崖北渚草堂

形式:

迢迢小篮舆,直至木桥旁。 晴雪一溪影,白云千嶂香。 偶逢谷口隐,如过蓝田庄。 沿月棹歌去,梅花梦不忘。

复制 厉鹗 《同郑筠谷河渚看梅宿郑雪崖北渚草堂》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