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写深深之恋,颇有李商隐《无题》的韵味。李诗写别后相思,希望有人传书递简:“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欧词写虽有青鸟传信,却仍不能相唔之苦。
作者表现这种缠绵悱恻之情,出以含蓄之笔,构思跳跃性较大,是其特征。“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这四句无难字,字无僻义,写的是女子貌美如花,其超忽处在忽见春花,忽生联想,轻灵自然,比喻而兼有起兴作用。需要思考的是见者,思者是谁,如系女子,迹近自夸,不免减色,所以突兀而起的一句主语是作为男子的抒情诗主人公。他在无边的春色中看见在东风里摇曳而色泽艳丽的花,就好像又一次目睹了自己所爱的那位女子晚妆后的容颜。可惜一见之后,她孤处深闺,连春光也难以照射进去。他想象她和自己一样别后不能重逢,一定十分痛苦。“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农历十五日夜,月亮圆了,清辉在地,按常情正是令人赏心悦目之际,可她偏有幽恨。这样连用三个三字句便把女子月圆人不团圆的悲感和夜不成眠的苦况含蓄地写出来了,堪称神妙之笔。
如果说上片是写词人眼中、心中的女子,那么下片是写词人自己的“偏有恨”和热望获得幸福生活之情了。从上片的描写看,词人确实是绵绵相思,不能自己。他虽然“信曾通”,但仍无缘相见,一个“曾”字写出了时间之久,失望之大。“满衣犹自染檀红”是睹物伤怀,回忆往事。唐五代妇女涂口唇或晕眉喜用檀。韩偓《余作探使因而有诗》说“檀口消来薄薄红”。汤显祖评此词专论说:“画家七十二色中有檀色,浅赭所合,妇女晕眉色似之。唐人诗词惯喜用此。”作者这句是说当日相唔,女子啼哭时檀红染上了自己的衣服,而今只能空对啼痕了。想到这里,他羡慕起自由自在任意飞翔的双飞燕了:“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欧词《贺明朝》下片也说:“碧梧桐锁深深院。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它可以移作“恨不如”两句的注释。
最后三句“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以景语作结,把时光的流逝写得愈具体,愈生动,愈能强化相思之情,也能给人更多的回味。
欧阳炯
猜您喜欢
澹日春烟花信宜。红云到处罥游丝。自是凄凉浑不管,总难支。 小雨三更归梦湿,轻烟十里乱愁迷。幸有秭归能解事,未曾啼。
鹊炉温,龙饼热。小盒缄来,中有双银叶。慢火应将心字炙。化作鸳鸯,烟里随风结。 向花阴,灯影灭。再解罗巾,犹剩沉檀屑。荀令薰香香未彻。寄语红楼,莫放馀烟歇。
离离莹缀。见粉淡欲匀,红轻疑坠。绿叶重阴,引蔓分枝,恰璇帐绡宫、鲛女垂珠泪。正是药栏烟霁,才提丝笼,频搴素手,半揎罗袂。双穗。 绀霜琼露,向白玉盘中,红罗袖里。文园消渴,冷甘乍解,金茎味。醒来何似凉州醉。留供绣佛幢前,素珠百琲。
爽气生兰野。飘细雨、孤帆卸。蝉声曳树,燕飞掠水,远村如画。便桃笙、葵扇如遥也。独把乌丝挥洒。 怪金风、初欲动,不禁悲秋重写。蓦忆镜中人,自来好、绣阁幽雅。多病为闲愁,怯初长此夜。记来朝、巧时良日,初临好、排待针楼下。寄语归期近,向罗衣再把。
芍药初开,菖蒲难见,曾向画帘趋倚。黛影依稀,粉痕零落,别是一番情味。香消酒冷,算只有、好梦来睡。分手红鹅村畔,销魂碧鸡坊里。 回思别愁似缕。刚肠早被秋眸系。料他红绡满把,暗垂鲛泪。一夜西风古道,吹不透、相思万千里。卧看双星,银河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