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 一作:问院)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点评

  这首词以杏花的美丽易得凋零,抒发作者的身世之感。帝王与俘虏两种生活的对比,使他唱出了家国沦亡的哀音。上片描绘杏花开放时的娇艳及遭受风雨摧残后的凋零。下片写离恨。抒发内心的故国之思。词中以花喻人,抒写真情实感。百折千回,悲凉哀婉。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为赵佶被俘北行见杏花之作。起首六句,实写杏花。前三句,写花片重叠,红白相间。后三句,写花容艳丽,花气浓郁。“羞杀”一句,总束杏花之美。“易得”以下,转变徵之音,怜花怜己,语带双关。花易凋零一层、风雨摧残一层、院落无人一层,愈转愈深,愈深愈痛。换头,因见双燕穿花,又兴孤栖膻幕之感。燕不会人言语一层、望不见故宫一层、梦里思量一层、和梦不做一层,且问且叹,如泣如诉。总是以心中有万分委曲,故有此无可奈何之哀音,忽吞咽,忽绵邈,促节繁音,回肠荡气。况蕙风云:“真”字是词骨,若此词及后主之作,皆以“真”胜者。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工书善画,知乐能词,为历代帝王中屈指可数的才子,但在政治上,他是个昏庸的亡国之君,父子双双为敌国所俘,蒙受奇耻大辱。这首词与李煜的《虞美人》一样同属亡国之音,本词是徽宗皇帝被虏北行见杏花有感之作。在被掳北行途中,宋徽宗忽见杏花盛开如火,不禁万感交集,写下这首如泣如诉之词。上片明写杏花,借杏花的娇艳及被风雨摧残的衰败景象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寄托着对帝王生活的痛苦回忆。 也暗示自已的境遇,怜花怜已,语带双关。

  “愁苦”后一“问”字,使人想起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下片抒写离恨哀情,借燕子与做梦层层深入,道出从期望到失望,由失望而绝望的哀痛心情,用“双燕何曾,会人言语”烘托极度的孤独忧伤。末尾几句写连在梦里见一见故国宫殿的慰藉也得不到,因为连梦也做不成。抒情上有递进关系,真挚深沉,真可说是字字泣血,断肠之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赵佶介绍和赵佶诗词大全

赵佶

宋朝第八位皇帝,少有之艺术天才与全才,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哲宗即位,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西元一〇九六年)封端王。元符三年(西元一一〇〇年)正月,宋哲宗病逝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其为帝。次年......
复制作者 赵佶
猜您喜欢

二月过半犹未见花昨日逢之珍云已有小桃因成短句

形式:

不觉春过半,开花始见桃。 年光双鸟翼,世事一鸿毛。 有兴抚清景,将愁付浊醪。 家林应烂漫,南望首空搔。

复制 强至 《二月过半犹未见花昨日逢之珍云已有小桃因成短句》
类型:

京兆府初赴同天节宴诗二首

形式:

四月薰风转,三天瑞景舒。 歌从归启后,寿起祝尧初。 诗喜南山对,身甘北阙疏。 九韶音未作,朝野自欢如。

复制 强至 《京兆府初赴同天节宴诗二首》
类型:

长老凤师新作四照亭以其环顾洞彻无纤翳碍目故名云从予乞诗因即其说以寄题

形式:

大士安禅外,孤亭旷望中。 物无形可遁,心与境俱通。 日月光应倍,江山气更雄。 宁须面壁坐,到此即观空。

复制 强至 《长老凤师新作四照亭以其环顾洞彻无纤翳碍目故名云从予乞诗因即其说以寄题》
类型:

新秋夜月寄故人

形式:

客心宜静夜,月色澹新秋。 影落三湘水,诗传八咏楼。 何穷对酒望,几处卷帘愁。 若问相思意,随君万里游。

复制 强至 《新秋夜月寄故人》
类型:

自零口夜至渭南县作

形式:

月黑征途暗,羸驹傍险行。 村遥微认火,县近忽闻更。 落寞殊乡意,喧啾小市声。 故园流水在,想像见冰清。

复制 强至 《自零口夜至渭南县作》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