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闺怨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类型: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其写情,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感受来表现的。此诗前两句用写景铺垫手法,描写主人公独居的冷清孤寂,扣信诗题“寒闺怨”。后两句用情景交融手法,描绘了一幅天寒岁暮、冬衣未成、秋霜欲下、征夫未归的孤冷画面,孤寂凉情直入人心,千般滋味涌上心头。  第一句即点明时间:深夜,而寒月历来是秋冬两季的代名词。“洞房”两字可理解为新婚后的洞房,而“洞”又有深远的含义,也可理解为处于庭院深处的房间。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一个“静”字就让这本该是温暖融融的居所显得不同寻常的冷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见幽静。

  第二句更是将冷意继续延伸,“真珠帘”即为珍珠帘,尽显其华贵之意,与上洞房相称,不可呆看,显露出屋子主人身份的高贵,但即使是高贵的女子也摆脱不了空守闺房的寂寞。帘外的一株梧桐树,静静地立在院子当中,月光摇落,将它的影子拉得很长。

  洞房、珠帘,都是通过描写环境以暗示其人的身分。“梧桐影”既与上文“寒月”相映,又暗逗下文“秋霜”,因无月则无影,而到了秋天,树中落叶最早的是梧桐,所谓“一叶落而知夭下秋”。前两句把景写得如此之冷清,人写得如此之幽独,就暗示了题中所谓寒闺之怨。

  第三句第一个字就点明此刻的季节,正是寒霜将落的深秋。在这冷清清的月光下,静悄悄的房屋中,一帘子里的人还没有睡,忽然,她感到冰凉,连手也觉得冷起来了。随即想起,是秋深了,要下霜了。但暮秋深夜,秋霜还未降落,女主人公玉手先知,预先通过手冷感受到即将到来的霜露,这不免引人遐思。

  第四句给出了答案,原来女主人公并没有就寝,而是坐在灯下裁剪衣服,要赶制寒衣要寄给远方的征夫。气温骤降,手里的剪刀立刻变得冰凉刺骨,她这才知道屋外就要下霜了。而下霜则更加说明屋外的寒冷,同时也反衬出闺房的冷寂和独守深闺的落寞。

  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亲人不但难归,而且还要受冻,岂能无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传到她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自己在家的孤寂,合之欢乐,离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来,是完全可以想得到的。

  全诗虽似简单,实则丰富,写得含蓄有致,情景交融,言简意丰,一“知”一“冷”,通过写闺中少妇寒夜为征夫赶制冬衣的情景,尽显女子内心之凄凉,孤寂之“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白居易介绍和白居易诗词大全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复制作者 白居易
猜您喜欢

访亦庵中千上人

形式:

维舟西昌城,秋色净闾闬。 去城未里馀,一阁摇霄汉。 悠然水竹居,清况亦云罕。 阁中虚且闲,回转恣登览。 低揖紫袍峰,前趋若下坂。 俯影入横塘,浮光上朱槛。 复道迂小楼,夹花明幽栈。 危桥柏径深,曲渚秋云绽。 苍茫不可穷,瞩空真如幻。 中公此坐卧,亦既适以衎。 相逢更扬眉,放怀共疏散。 长啸夜月孤,策杖江天晚。 应嗟华亭翁,覆船未成懒。 三峡余隐沦,亦自笑担板。 且勿复多言,饥索香厨饭。

复制 释今覞 《访亦庵中千上人》
类型:

经见峰滩寻灵树禅师旧址

形式:

巑岏千叠枕长河,土室萧条带绿萝。 龙象不来行径没,牛羊归去野烟多。 终怜胜地埋芳草,谁道遗风逐逝波。 无限樵歌催落木,高天翘首意如何。

复制 释今覞 《经见峰滩寻灵树禅师旧址》
类型:

偕程临文大观上座登望湖亭并此言别

形式:

微茫烟雨暗沙汀,千羽龙舟出渺冥。 归棹恰逢端午节,闲心一上望湖亭。 坐中好友难为别,薄暮骊歌不可听。 惆怅此心何所似,高秋曾否扣柴扃。

复制 释今覞 《偕程临文大观上座登望湖亭并此言别》
类型:

入姑苏

形式:

秋风放棹阖闾城,水国云帆一月程。 岸叶欲飞黄日落,栖鸦寒噪早潮生。 地过建业连山少,江入阊门渚水清。 风景不堪今古恨,凄凉空感子胥名。

复制 释今覞 《入姑苏》
类型:

山中看桃花

形式:

独树垂垂云外栽,赤霞晴映兴悠哉。 经年林下开偏早,一日门前看几回。 无事不妨移榻坐,有谁还肯踏花来。 武陵好事曾知否,洞口空疑锁绿苔。

复制 释今覞 《山中看桃花》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