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句解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蝉本来就因栖息于高枝,难得一饱;它鸣叫不停,却不受理睬,真是白白辛苦,怨恨无穷啊。“以”,因。古人误以为蝉餐风饮露,所以说“高难饱”。“费声”,指鸣声频频。

  就真实情况而言,蝉并非是因身在高处,不肯飞下来乞食而“难饱”;它的鸣叫声中也没有什么恨意,这完全是诗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是其身世之感的寄托。“高”,语义双关,喻指人的品格高洁。

  诗人自许清高,不肯屈就,结果只落得生活困顿,这不就是“高难饱”吗?他曾向令狐绹等当权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可最终还是不被人理会,依旧无法摆脱仕途坎坷的困境,这难道不是一场“徒劳”吗?在这里,蝉已经完全人格化了,诗人分明是借其表达自己艰难的身世和处境,所以纪昀说开头两句是“意在笔先”。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蝉彻夜悲鸣,叫到五更天,已是声嘶力竭、稀稀落落,快要断绝了。可是那些树呢,依旧碧绿青翠,任凭蝉叫得如何凄苦动人,也是无动于衷,真是无情啊!

  蝉声与树木的碧绿本来是毫不相干的,诗人却责怪树木的冷酷无情。显然,这同样是在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写自己的哀告无门、受人冷落。曾经有过深交的令狐绹等人本来是可以帮助李商隐的,可是,他们不仅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处处排挤打击他。在这样的境况下,诗人怎能不怨恨与激愤。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这两句转向诗人自叙:我职卑禄薄,到处漂泊,早已丢下的家乡田园,已是一片荒芜。

  《战国策·齐策》里有一则故事,桃偶讥笑泥人:“你是用泥土做成的人形,一到发洪水的时候,你就完了。”泥人说:“我是西岸土做的人,洪水来了,尽管我会没了人形,但我还可以被冲回西岸家乡去。而你呢,你是东国桃木做成的人,洪水一来,你还不知道漂泊到哪里去呢?”后来就用“梗泛”来比喻漂泊无定的生涯。“梗”,树木枝条。“泛”,漂流。李商隐长年辗转于各地为他人做幕僚,职位卑微,俸禄微薄,故称“薄宦”。

  “故园芜已平”,从陶渊明《归去来辞》的“田园将芜胡不归”化用而来。陶渊明做官不如意,想到自己家乡的田地快要荒芜了,就辞官而去,归隐田园,自得其乐。自己也是仕途坎坷,处处碰壁,何不也像陶渊明那样早日还乡呢?可是,故园荒芜,似乎已经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地,真是进亦难,退亦难!

  这两句在四处漂泊、前途黯淡的生活身世倾诉中,透露出诗人的失意与苍凉。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两句是作者对蝉说的话:多劳你给我警告,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和你一样清寒。“君”,指蝉。“警”,警醒,这里有触动的意思。蝉在告诫什么呢?有人说是警告诗人为什么不及早回头,早归故园;有人则认为是提醒诗人保持高洁的操守。

  此联前一句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手法写蝉。后一句“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结合起来,呼应开头,首尾圆合。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商隐介绍和李商隐诗词大全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
复制作者 李商隐
猜您喜欢

沁园春 其一 喜赵味辛乞假归里即送之青州司马新任依原调

形式:

司马江州,从事青州,头衔若斯。 叹机庭纶阁,凤池遽夺,治中别驾,骥足安施。 竿上缘鱼,磨中旋蚁,可是先生宦兴诗。 呼驴问,尽才堪令仆,汝好为之。 虽然乐已难支。 只白发、高堂健饭时。 算阿奴碌碌,无惭令弟,深源咄咄,尚有佳儿。 跨凤清才,乘鸾仙客,都唱微云山抺词。 掀髯笑,趁唐湾风月,且倒金卮。

复制 洪亮吉 《沁园春 其一 喜赵味辛乞假归里即送之青州司马新任依原调》
类型:

伤春怨 剑客

形式:

七首飞将过。 到处人头疑堕。 日昨诣丛祠,土偶居然离坐。 旋空中如磨。 电影终难挫。 蓦地指晴空,一道采、虹中破。

复制 洪亮吉 《伤春怨 剑客》
类型:

点绛唇 次黄仲则韵

形式:

尺五荒坟,小桃一树伤心艳。 寄将花片。 没个人儿便。 芳草多情,引他归骑,寻教遍。 模糊见。 月残如线,雾隐伤春面。

复制 洪亮吉 《点绛唇 次黄仲则韵》
类型:

菩萨蛮 十四夜过南浔镇

形式:

高高下下游鳞绕。侵人不已侵巢鸟。 一碧作鱼天。空明不起烟。 东西楼似织。出水高千尺。 玉手尽垂空。长廊接断虹。

复制 洪亮吉 《菩萨蛮 十四夜过南浔镇》
类型:

点绛唇 题折枝图赠友

形式:

远恨新愁,半春已觉难消受。 海棠花瘦。 鸲鹆双双咒。 十二红阑,春气应全透。 关心否。 莺前燕后。 定有人垂手。

复制 洪亮吉 《点绛唇 题折枝图赠友》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