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四章)

: 老子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注释

视之不见:一作“视之弗见”。 名:一作“命”。 夷:一作“微”,无色。 听之不闻:一作“听之弗闻”。 希:无声。 搏之不得:一作“搏之弗得”。 微:一作“夷”、“几”,无形。 夷、希、微:这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无法把握住“道”。这三个名词都是幽而不显的意思。 致诘(jié):思议。诘,一作“计”,追问、究问、反问。 一:本章的一指“道”。 故混而为一:一作“固混而为一”。 徼(jiǎo):清白、清晰、光明之意。 昧:阴暗。 绳绳:一作“寻寻”,不清楚、纷芸不绝。 无物:无形状的物,即“道”。 无象之象:一作“无物之象”。 惚恍:一作“忽恍”、“惚恍”、“芴芒”、“沕望”,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有:指具体事物。 御:一作“语”。 能:一作“以”。 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初始。 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纪:一作“己”。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介绍和老子诗词大全

...
复制作者 老子
猜您喜欢

拟古宫词七首 其一

形式:

君王无事日临戎,韎韐亲调白玉弓。 千骑红袍齐扈跸,臂鹰遥出建章宫。

复制 徐祯卿 《拟古宫词七首 其一》
类型:

送王诞敷之官长沙

形式:

美人南往云阳墟,我欲从之道郁纡。 昼梦衡峰半空紫,觉来失却巴陵湖。 对君把酒心茫然,七十二峰犹眼前。 玄猿攀萝石壁仄,黄鹤空洲芳草连。 春寒风多太阴黑,潇湘淋漓湿云色。 楚宫花木啼杜鹃,舟子商人泪横臆。 君欲去兮可奈何,侧知王事难蹉跎。 离心不惜瑶华赠,聊为湘累诵九歌。

复制 徐祯卿 《送王诞敷之官长沙》
类型:

送友二首 其二

形式:

靡靡客行役,暧暧岁云晏。 问子岂不劳,言适故乡县。 送子不得远,我悲一以惋。 借问何所悲,桑梓不可见。 褰裳陟高陇,白日忽已暝。 飞鸟东西翔,我思一以乱。 低头念父母,涕下忽如霰。

复制 徐祯卿 《送友二首 其二》
类型:

登半塘寺阁

形式:

夙有山水慕,苦为形役拘。 澹兹夏日永,聊得狎浮图。 攀云凌广阁,霭霭见吴都。 诸川散林上,平野郁芬敷。 法花垂缥缈,晴采动虚无。 烟火下方杂,昏明时态殊。 境超自生乐,疲心忽重苏。 因伤人世子,扰扰即长途。

复制 徐祯卿 《登半塘寺阁》
类型:

唐生将卜筑桃花之坞谋家无赀贻书见让寄此解嘲

形式:

余昔攀白日,虹蜺干紫庭。 浮沉帝座侧,无人知岁星。 侧侍公车无所欢,聊骑天马出长安。 南下苍江浮七泽,还携谢客弄波澜。 青倪中开秀庐岳,瀑布洒入千峰寒。 冥冥仙气贯南斗,直欲凌身烧大丹。 回裾西拂巫山浦,浩荡欢心间云雨。 归来欲奏楚王书,汉主上林方好武。 黄金不遇心自吁,白璧无媒翻见侮。 昨日结交燕少年,酣歌击筑市中眠。 正逢天子失颜色,夺俸经时无酒钱。 入门百结鹔鹴尽,笑立文君明镜前。 却思旧日高阳侣,黄公酒垆何处边。 天下绨袍谁不怜,郤卿未具山中橐,何人为买剡溪田。 唐伯虎,真侠客。 十年与尔青云交,倾心置腹无所惜。 击我剑,拂君缨。 请歌《鹦鹉篇》,为奏朱丝绳,胡为扰扰苍蝇之恶声。 我今蹭蹬尚如此,嗟尔悠悠世上名。

复制 徐祯卿 《唐生将卜筑桃花之坞谋家无赀贻书见让寄此解嘲》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