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录

【上篇(论茶)】

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之瞟人气色也,隐然察之于内。以肉理润者为上,既已未之,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故建安人开试,以青白胜黄白。

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间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若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其夺益甚。正当不用。

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作,色味皆重,莫能及也。又有水泉不甘能损茶味。前世之论水品者以此。
藏茶
茶宜箬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湿冷。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裹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温,则御湿润。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
炙茶
茶或经年,则香色味皆陈。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一两重乃止,以钤钳之,微火炙干,然后碎碾。若当年新茶,则不用此说。
碾茶
碾茶先以净纸密裹捶碎,然后熟碾。其大要,旋碾则色白,或经宿则色已昏矣。
罗茶
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
候汤 
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辩,故曰候汤最难。
熁盏
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
点茶
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
【下篇(论茶器)】
茶焙
茶焙编竹为之裹以箬叶,盖其上,以收火也。隔其中,以有容也。纳火其下去茶尺许,常温温然,所以养茶色香味也。
茶笼
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箬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
砧椎
砧椎盖以砧茶;砧以木为之;椎或金或铁,取于便用。
茶钤
茶钤屈金铁为之,用以炙茶。
茶碾
茶碾以银或铁为之。黄金性柔,铜及喻石皆能生鉎,不入用。
茶罗
茶罗以绝细为佳。罗底用蜀东川鹅溪画绢之密者,投汤中揉洗以幂之。
茶盏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茶匙
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
汤瓶
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

评析

《茶录》,古代中国饮茶论著。共一卷,一作二卷。北宋蔡襄(1012—1067)作于北宋皇佑年间(1049—1053),是宋代重要的茶学专著。 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由此写作《茶录》。 全书分为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茶、熁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蔡襄介绍和蔡襄诗词大全

蔡襄

蔡襄,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1] 。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
复制作者 蔡襄
猜您喜欢

次缪仲右韵二首

形式:

心绪千丝结,年华一鸟过。 可人元自少,知已不须多。 咄咄君休怪,鸣鸣我亦歌。 将军浑健在,醉尉莫谁体。

复制 洪咨夔 《次缪仲右韵二首》
类型:

读史三绝

形式:

泗水飞沉周宝鼎,霸城遏住汉铜人。 人心不似无情物,多少英豪入魏秦。

复制 洪咨夔 《读史三绝》
类型:

读史三绝

形式:

黄门常侍祷明堂,窦武陈蕃横被殃。 料得天公方睡着,不应受嘱变官方。

复制 洪咨夔 《读史三绝》
类型:

白羊同行五六登无尽墓入义方传庆寺读锺离公

形式:

锺离权约同烧汞,吕洞宾呼共层琼。 便合身随笙鹤去,底须冠剑葬空茔。

复制 洪咨夔 《白羊同行五六登无尽墓入义方传庆寺读锺离公》
类型:

祝英台近·脸长红

形式:

脸长红,眉半白,老鹤饱风露。岁换星移,禄运又交午。须知命带将来,福推不去,稳做个、荣华彭祖。记初度。谢他紫燕黄鹂,争先送好语。春满湖山,历历旧游处。管教柳外行厨,花边步屧,长占断、好晴奇雨。

复制 洪咨夔 《祝英台近·脸长红》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