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 军形篇

孙武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孙子说:从前善于打仗的人,总是先创造条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捕捉战机攻胜敌人。做到不可战胜,就会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敌人出现空隙,就乘机击破它。因而,善于作战的人,能够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不一定使敌人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测,但不可强求。 若要不被敌人战胜,必须先要作好防守工作;能战胜敌人,就要进攻。采取防守,是因为条件不充分;进攻敌人,是因为时机成熟。所以善于防御的人,隐蔽自己的军队如同深藏在地下;善于进攻的人,如同神兵自九天而降,攻敌措手不及。这样,既保全了自己,又能获得全面的胜利。 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打败敌人而普天下都说好,也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好像举起秋毫不算力大,看见太阳、月亮不算眼明,听见雷霆不算耳聪一样。古代善于作战的人,总是战胜容易战胜的敌人。因此,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既没有卓越过人的智慧,也没有勇武显赫的名声。他们进行战争的胜利不会有差错,之所以不会出现差错,是因为他们作战的措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上,是战胜了在气势上已失败的敌人。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进攻敌人的机会。因此,胜利之师是先具备必胜的条件然后再交战,失败之军总是先同敌人交战,然后期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必须修明政治,确保法制,就能够主宰战争胜负的命运。 兵法上有五项原则: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度产生于土地的广狭,土地幅员广阔与否决定物资的多少,军赋的多寡决定兵员的数量,兵员的数量决定部队的战斗力,部队的战斗力决定胜负的优劣。所以胜利之师如同以镒对铢,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攻击弱小的敌人;而败军之师如同以铢对镒,是以弱小的军事实力对抗强大的敌方。高明的指挥员领兵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决开山涧的积水一样,这就是军事实力中的“形”。

注释

先为不可胜:为,造成。先为不可胜,指首先造成一种不被敌军战胜的形势。 待敌之可胜:指等待敌人有可能被我军战胜的机会。 在己:在于自己,引申为决定于自己。 在敌:在于敌人,引申为决定于敌人。 不能使敌之可胜:使,强使。不能使敌之可胜,这里指不可能强使敌军提供被我军战胜的机会。 不可为:为,强求。不可为,不可以强求。 守则不足:兵力不足时应着重防守。 攻则有余:指兵力充足有余时才发起进攻。 藏于九地之下:九地,极深的地下。“九”是虚数,古人常把“九”表示数的极点。藏于九地之下,指把军队隐藏在很深很深的地下,使敌人莫测虚实。 动于九天之上:动,发动,这里可引申为进攻。动于九天之上,军队进攻如同从天而降,既出其不意又势不可挡。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见,预见。见胜,预见到胜利。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为一般人所能预测到的胜利。 善之善:好而又好,最好的。 举秋毫不为多力:秋毫,指能举一件毫毛那样极轻极细的事物。举秋毫不为多力,指举一件像毫毛那样极轻极细的事物不能算是力量大。 明日:眼睛很亮。聪耳:耳朵听觉很灵。 战胜不忒:忒,可以译为“差”或“差错”。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胜兵,打胜战的军队。先胜,这里指事先取得必胜的形势。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打胜战的军队总是事先取得必胜的形势而后才向敌国宣战。 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打败战的军队是因为先打战而后谋求胜利。 修道而保法:修明治道,严明法度。 为胜败之政:政,主宰。这里指成为支配用兵胜败的主宰。 度:度量,这里指土地幅员的大小。 以镒称铢:这里比喻胜兵对败兵的力量相差悬殊,胜兵的实力占有绝对优势。 决积水于千仞之溪:仞,我国古代高度单位,一仞为七尺。溪,山洞。 形也:这里的形是指由军事实力而造成的形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孙武介绍和孙武诗词大全

孙武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
复制作者 孙武
猜您喜欢

雒阳行

形式:

诏书早洗雒阳尘,叔父如王有几人。先帝玉符分爱子,西京铜狄泣王孙。 白头宫监锄荆棘,曾在华清内承直。遭乱城头乌夜啼,四十年来事堪忆。 神皇倚瑟楚歌时,百子池边袅柳丝。早见鸿飞四海翼,可怜花发万年枝。 铜扉未启牵衣谏,银箭初残泪如霰。几年不省公车章,从来数罢昭阳宴。 骨肉终全异母恩,功名徒付上书人。贵彊无取诸侯相,调护何关老大臣。 万岁千秋相诀绝,青雀投怀玉鱼别。昭丘烟草自苍茫,汤殿香泉暗呜咽。 析圭分土上东门,宝毂雕轮九陌尘。骊山西去辞温室,渭水东流别任城。 少室峰头写桐漆,灵光殿就张琴瑟。愿王保此黄发期,谁料遭逢黑山贼。 嗟乎龙种诚足怜,母爱子抱非徒然。江夏漫裁修柏赋,东阿徒咏《豆萁》篇。 我朝家法逾前制,两宫父子无遗议。廷论繇来责佞夫,国恩自是优如意。 万家汤沐启周京,千骑旌旗给羽林。总为先朝怜白象,岂知今日误黄巾。 邹枚客馆伤狐兔,燕赵歌楼散烟雾。茂陵西筑望思台,月落青枫不知路。 今皇兴念穗帷哀,流涕黄封手自裁。殿内遂停三部伎,宫中为设八关斋。 束薪流水王人戍,太牢加璧通侯祭。帝子魂归南浦云,玉妃泪洒东平树。 北风吹雨故宫寒,重见新王受诏还。惟有千寻旧松栝,照人落落嵩高山。

复制 吴伟业 《雒阳行》
类型:

喜愿云师从庐山归

形式:

胜绝观心处,天风万壑声。 石门干镜入,云海一身轻。 出世悲时事,忘情念友生。 乱离兄弟恨,辜负十年盟。

复制 吴伟业 《喜愿云师从庐山归》
类型:

过淮阴有感

形式:

登高怅望八公山,琪树丹崖未可攀。 莫想阴符遇黄石,好将鸿宝驻朱颜。 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由拾九还。 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复制 吴伟业 《过淮阴有感》
类型:

江楼别幼弟孚令

形式:

野色沧江思不穷,登临杰阁倚虚空。 云山两岸伤心里,雨雪孤城泪眼中。 病后生涯同落木,乱来身计逐飘蓬。 天涯兄弟分携苦,明日扁舟听晓风。

复制 吴伟业 《江楼别幼弟孚令》
类型:

后东皋草堂歌

形式:

君家东皋枕山麓,百顷流泉浸花竹。 石田书画数百卷,酷嗜平生手藏录。 隐囊麈尾寄萧斋,鸿鹄高飞鹰隼猜。 白社青山旧居在,黄门北寺捕车来。 有诏怜君放君去,重到故乡栖隐处。 短策仍看屋后山,扁舟却系门前树。 此时钩党虽纵横,终是君王折槛臣。 放逐纵缘当事意,江湖还赖主人恩。 一朝龙去辞乡国,万里烽烟归未得。 可怜双戟中丞家,门帖凄凉题卖宅。 有子单居持户难,呼门吏怒索家钱。 穷搜发箧应无计,弃掷城南五尺山。 任移花药邻家植,未剪松杉僧舍得。 渔舟网集习家池,官道人牵到公石。 石础虽留不记亭,槿篱还在半无门。 欹桥已断眠僵柳,醉壁谁扶倚瘦藤。 尚有荒祠丛废棘,丰碑草没犹堪识。 阶前田父早歌呼,陌上行人增叹息。 我初扶杖过君家,开尊九月逢黄花。 秋日溪山好图画,石田真迹深咨嗟。 传闻此图再易主,同时宾客知存几。 又见溪山改旧观,雕栏碧槛今已矣。 摇落深知宋玉愁,衡阳雁断楚天秋。 斜晖有恨家何在,极浦无言水自流。 我来草堂何处宿,挑镫夜把长歌续。 十年旧事总成悲,再赋闲愁不堪读。 魏寝梁园事已空,杜鹃寂寞怨西风。 平泉独乐荒榛里,寒雨孤村听暝钟。

复制 吴伟业 《后东皋草堂歌》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