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山十二诗上士瓶泉

绠汲岂无井,颠崖贵非浚。
愿洒尘垢馀,一雨根茎润。

诗人:韦处厚

唐京兆万年人,字德载。本名淳,避宪宗讳改。通《五经》,博览史籍,文思赡远。宪宗元和元年进士。初为秘书郎,迁右拾遗,并兼史职。参与修《德宗实录》,时称信史。穆宗以其学有师法,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时判度......
复制作者 韦处厚
猜您喜欢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十六

形式: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十六》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三十九

形式:

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三十九》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三十

形式: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己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三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四

形式:

“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的,才自家着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四》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八

形式:

澄问《学》《庸》同异。 先生曰:“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八》